李杭是她发小,从小一起长大,家里长辈之间联系很密切。因为高中没在一个学校联系少了点,但他俩大学一个北华一个庆平,所以两个人上大学之后联系又多了起来。
北华和庆平实在是太近了,面对着面,被太荧山环抱着,只隔了一个太萤湖。两所学校都是国内的顶尖名校,但专业设置的侧重方向截然不同。
北华大学是人文社科类大学,建校历史十分悠久,培养出很多文学界的大师前辈,学校教师资源和图书文献资源在国内社科类高校中首屈一指。而庆大是理工科大学,以数学、物理学、计算机信息工程叁大龙头专业在国内理工科高校中处于领先水平,尤其前两年培养出过菲尔兹奖数学奖和沃尔夫物理学奖获奖者,还设立有目前全亚洲最大的固态量子信息与计算实验室。
这就好像一所高中里的文科生和理科生一样,两所大学隔着一个太萤湖,相视相望、相爱相杀。而北华大学自从新建了现在这个图书馆之后,站得更高了,虽然是社科类高校,但图书文献资源的综合和专业程度包含但并不局限于人文社科类,因为学科可以被划分门派,但知识是纵横交错的。
也因为这样的综合珍贵性,北华的图书资源管理更加严谨专业。图书馆进入进出都有严格的权限,甚至不同年级之间借阅图书的权限都有限制,外校借书难度很大。北华的学生戏称这是专门给庆大立的门槛,但耐不住学生们门路多。
尤其从今年八月末开始,庆大历史悠久的图书馆由于整个空调系统老化开始翻修后,北华大学里,尤其是北华大学图书馆里的庆大人更多了。
没办法,围墙是挡不住渴求知识的心的对吧。
这次就是李杭想借林念恩的借书卡。
他提前一天晚上问了林念恩周末在不在校,向林念恩说明了国赛快开始了,他们队需要提前查阅些相关的论文文献作准备,明天想来她们图书馆。
林念恩很爽快答应了,举手之劳。
·
李杭挂掉电话,坐在柔软的沙发上,对身旁的人说:“隔着湖看和真坐在这里看就是不一样,这排面。”
身旁的人轻点头,从包里拿出一个纯黑色的保温杯站了起来。
“唉,你干嘛去。”李杭喊他。
“我接点水。”
李杭也跟了过去,热水机就在他们坐的沙发后面。
可按步骤扫了码也没出水。
身后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现在扫码的系统在修,只能用校内卡。”
是林念恩。
李杭笑着回头,“怎么刚开学就这么用功待图书馆。”
“还不是我那个证快考了。”林念恩一脸无奈的表情。
“用我的卡吧。”林念恩伸手把自己的校内卡插到卡槽里。
“这是池彦,我队长。”李杭对着林念恩笑嘻嘻地介绍。
池彦回过头,友好地说,“你好。”
林念恩笑了笑,点了点头。
她把借书卡递给李杭,“应该都能借,不过好像有的是不可以带出馆的,你看着来。”
“行,谢啦。”李杭接过借书卡,“不过不耽误你事吧?”。
“我最近忙考试用不着,你用就行,校内卡和借书卡都能进出图书馆。你们要查什么资料,可以去导引那里看看在几层,方便点。”林念恩提醒他。
“行。”李杭点点头。
滴的一声,水接满了。
池彦把校内卡抽出来,递给林念恩。
“谢谢。”他拿着水杯轻声说。
林念恩又笑了笑,“没事儿。”
她看向李杭,“那我就上去啦,你有事就给我发消息就成。”
“好,中午一起吃点?”李杭问。
“行。”林念恩也冲着池彦点了点头,然后就上楼去了。
重新回到六层自己自习的小桌子前,是10:23。
翻开上次刷到的第七十八页第十四题,戴上耳机,喝了口水。
到了10:40,林念恩意识到自己还停在第十四题。
她合上练习册,打开了日推第一首歌,调高音量。
林念恩拿起来刚刚放到一旁的校内卡,上面的一寸照片还是当初高叁时采集信息拍的一寸照片。当时百闻就说这个照片会跟着她们一直到大学,要好好拍。林念恩看着照片里穿着北城一中校服的自己,扎着一个高马尾,还有些婴儿肥,傻乎乎的。
她把照片那面扣倒在桌子上,甩了甩脑袋。
可闭上眼,眼前就是简单的白衬衣牛仔裤,和很清冷的眉眼。
耳机里是温暖的男声。
“forifieversawyou”,
“ididn'tcatchyourname”,
“butitneverreallymattered”。
林念恩听完两遍,加了红心,又翻开练习册开始强迫自己刷题,但效率还是比之前慢了点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