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二哥,你怎么知道?”穆武叫起来。
穆文更惊讶,因为之前礼单一直在他那里,他很清楚穆清彦是才拿到手。可是呢,看了一眼,就立刻说出数目,这……
穆清彦笑笑没多说。
这又不是多大的数目。
穆文字写的端正,账目记得清晰明了,来客随礼都是商量好的,很有规律,只要乘以人数,加一加,不用纸笔就能心算出来。
从礼单上也能看出贫富差距。
蔡捕头李副捕头的随礼都是一百文,何川等捕快们一人五十文,再往下是赵叔赵婶给了五十文,这也是因着两家关系十分亲近,其次,也代城里的赵山上了二十文。王江等九家分别是二十文,牛老汉因着自家来的人多,不愿失了颜面,所以给了三十文。
青山村里正,以及原村四家,分别是十文。
又有渡口三家铺子的老板来贺喜,并留下喝了酒,一人上了六文钱随个喜气。
其实王江等人上的礼就不轻,是按着当地亲戚走动的数目上的。相较之下,里正几家只是关系好,按着平常关系上礼钱。
捕快们是按着县城规矩上礼,加上他们的收入水平,五十文也正常。
两个捕头儿给一百文虽多,但也不算突兀。
“二哥,你怎么算的?教教我。”穆文对他的速算很感兴趣,眼睛都亮了。
古时有九九歌,就是九九乘法表。
原主教过穆文穆武,但平素用的极少,毕竟又没进学,平时家里也没那么些银钱进出需要算账的,因此就算最用功的穆文也只是熟记了歌诀,一旦脱离歌诀,他就有些抓瞎。
“这个要多练习,再掌握点儿窍门儿,一时急不来,等明天开始你们就好好儿学学算术。”穆清彦觉得穆文很聪明,又有成算,将来不可能一直窝在村子里,多学些东西有好处。
果然穆文很高兴,穆武却是一声惨叫,学习对他来说很痛苦。
第12章 雨夜来客
为防雨提前落下来,穆清彦没让穆林继续挖园子,去厨房煮了碗醒酒汤,让他给陈十六灌下去。
陈十六睡得迷糊,无知无觉喝了几口,反应过来连忙大叫:“这是什么东西!”
穆林看他狼狈的样子哈哈大笑:“这可是我二弟好心给你熬的醒酒汤。你小子不会喝酒硬逞能,都什么时辰了,该回城了。清醒了没有?再喝两口?”
陈十六连连摇头,心有余悸的望向他手里的碗,里面暗沉沉的汤水,正散发着浓浓的醋酸味儿。当然,那不全都是醋,里头还带着甜味儿,又酸又甜,味道简直可怕。
“这也叫醒酒汤?”陈十六指着碗,质问站在一旁事不关己的穆清彦。
穆清彦眉梢轻挑,笑道:“嗯,糖醋醒酒汤,贵着呢,一般人我还舍不得给他喝。”
“糖、糖醋?”陈十六瞪眼,他只吃过糖醋里脊、糖醋鱼,还是第一回 听说有糖醋醒酒汤。
穆林把碗一伸:“十六,喝了吧,里头搁了不少白糖,别浪费了。”
陈十六脸色挣扎:“不、不用了,我酒已经醒了。”
穆林到底舍不得浪费,把剩下的半碗自己喝了,那滋味儿令他险些吐出来:“二弟,这汤怎么这个味儿?怪不得能醒酒。”
糖醋醒酒汤可不是靠怪味儿醒酒,而是能使酒精快速分解。
凤临老酒虽是蒸酿白酒,其实度数不高,陈十六是不会喝酒才那么容易醉。
穆清彦没给他们解释其中道理,说也未必听得懂。
“小武,打盆水来。大哥,你们洗把脸赶紧就走吧,省得半路淋雨。”
没车没马,俩人要走回县城。
陈十六苦着脸:“捕快不是应该配马吗?我看县衙里养了不少马呀。”
“马多精贵。你又没外出公干,就在县里跑跑,哪里就值得骑马了?”穆林嘲笑他娇气,末了又说:“不过,要是水上真闹了水匪,估计你就有机会骑马了。你会骑马吗?”
“那当然!我七岁就上马,十岁就学会了。”陈十六脊背一直,觉得终于扳回一局。
穆林瞥他一眼,道:“你家有马?”
“我家……我家没有,借的。”陈十六掩饰的话很蹩脚。
*
以往在家里的时候,只要不是农忙,都习惯在天黑透前吃完饭,省得点灯费油。
现在是开铺子,一盏灯是不能吝啬的。
穆清彦早先买了一只竹灯笼,四四方方,框架是用竹子做的,覆着宣纸,透光性很好。价格在他看来比较便宜,只要五文,但对于百姓来说,依旧属于不必要的贵重用品。
宣纸不耐淋雨,好在纸可以自行更换。
另外灯笼里面点着蜡烛。蜡烛按斤卖,又细又长,专在灯笼里点的白蜡。这样的蜡有些杂质,相应而言略微便宜,但一斤卖价也在七十文。一次性买了三斤,抹了十文钱。
灯笼朝棚子下一挂,夜色里格外显眼。
若在前世,新店开张头几天肯定生意热闹,主要是有各种广告宣传以及优惠活动。但现今开的饭铺子,白天是热闹了,却都是来贺喜的,真正的客人没一个,等于没开张呢。
穆清彦也不在意,吃过饭,给穆文穆武出了几个算术题练习,之后便打发着两人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