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轩心中惊讶:“师弟的天莲宝箓已经圆满到这个地步了?”
“还没有。”姜元辰猜出林子轩所想,道:“师弟在宝箓中留下五门练气之法,四种成丹之法,各自对应纯阳、造化、玄清以及最开始的原始紫气修行。在金丹之后三条道路各有不同但区别不大,唯独到了元神之时需要领悟各自一点真意,参悟真如。”
“和《太虚紫阳金章》一样了。”太虚紫阳金章也需要参悟一点大道真谛,以自身天一法域凝练元神。不过千年以来,太虚道宗修士大多走的是纯阳玄清的路线,造化路线几乎没人走过。直到姜元辰自行琢磨,才开出来这条路线。和玉瑶天一起将天莲宝箓、玄化秘典、紫阳金章相互应证。借助清明道君留下的知识,勉强重新修订三门功法。如今纪纯熙手中《天莲宝箓》比起当初姜天琊修行时更全了很多。从练气到金丹各种疑难都有解决,甚至成丹之法都有四种讲解。
“那第三条路如何?”纪纯熙继续问道。
“第三条路名曰诞星,自身化星成道,乃为师修行不二法门。”姜元辰道:“元气之道始传玄清道尊,此乃修行大道。参玄之道乃诸位道君道尊联合修订,亦是天地正道。而星辰道刚刚开辟,前途渺茫。”
修行法门不是天地造化,而是修士前辈凭借自己的智慧一点点开拓出来。玄清道尊时代,人族先民各个都有真人修为,只需采天地先天之气修行即可。
姜元辰所言的元气之道便是如此,借助天莲宝箓中的莲花化生之法成就最初的先天道体,借此达到曾经先民们的程度开始修行、
而第二种玄真悟道,是当今较为流行的功法。按照清明道君的记忆知识,这是玉京、天钧等道君道尊在后来重新修订的功法。让凡人先悟真道,成就元神,然后再谈论其他。不然上古之时,人人都有元神,何须修炼?
但星辰之道是姜元辰首创,除了姜元辰外只有玄辰和姚离走上这条路。自身衍生星辰,炼虚成道。
“三类真法,都可在天莲宝箓基础上修行,你如何选择?”
“弟子选第三类!”不假思索,纪纯熙道。
姜元辰一怔,道:“这星辰之法尚未大成,如今还是为师一个设想,你真欲如此?”
微微一笑,纪纯熙道:“师尊为弟子取名纯熙,取光明无量之意。那弟子自然要学着师尊一般,身化星辰永照世间。”
“师尊无法将此法门大成,日后不还有弟子?弟子之后还有徒弟,世世代代研究星辰问道之法,终有一日可以此法门成就不朽。”这就是师徒传承,道统最重要的含义之一。即便最初的创始人逝去,后来人也可将功法不断修补完善,达成创始人昔年的理念,这是另一种层次的永生。
天阳仙君留下最初的紫阳正法,在紫阳真人手中改善完全,然后在一代代弟子手中不断修缮,最终有了目前的《太虚紫阳金章》。按照灵虚真人所言,一共经过三次大修,十二次小修改,一百六十五次功法道术添加。
“好!好!”姜元辰面色激动,收徒如此,正要开拓勇进才能走出他们这一脉的通天大道。
伸手一指,一道诞星法门打入纪纯熙眉心。“这是诞星之法,从没有一人自筑基期开始修行,你可仔细研究一下。”
纪纯熙检查功法,察觉诞星之术和天莲宝箓的契合,同时也察觉诞星法门的艰难。
太虚道宗功法都会有一个观想的过程,观想江河大海,日月风云等等。在诞星法门中就是观想星辰,识海如同幽空天域,自身意识化作星辰。观想星辰,在金丹之后化作虚星,在元神之后点入天域,而星辰化作天星就是成道之日。
纪纯熙拿着功法直接开始最初的修行。姜元辰才有空和林子轩对话:“师兄这些年在忙些什么?”
“没什么,除了闭关还是闭关。”林子轩一叹,自己目前的遭遇岂能随便外传。
姜元辰皱眉,见林子轩不欲多言,只得转移话题:“师兄这次找纯熙传法,是不是做的过了?”
“为兄瞧这孩子适合玄清之法。心里想着寻一个继承人传承下去道统。”
“师兄如今正在壮年,距离元神只差一步,何必急着传法?”姜元辰目光一动:“师弟说句不好听的,师兄这些年眉宇间神色愁楚,对自身道途似乎很不乐观?”
林子轩一愣,猛然惊醒:对啊,自己着什么急传法找继承人,莫非是自己内心觉得自己过不得元神劫数?所以在死前准备传道?
姜元辰见此,又道:“师兄的乾清正法乃参玄悟道之正途,到底有何疑难让师兄这般犯难,认为自己不能成就元神?”
林子轩不好直说,只道:“外道阻拦,不见玄真。”
“既然如此,想必是参玄悟道之法不适合师兄。那师兄何不想着改易他法?师弟这星辰法正在创造阶段,若师兄愿意可一同参悟。”
林子轩直接摇头:“你乃元星之祖,日后星辰道一成,自然称王做祖,为兄心气可不愿意去你座下。”
姜元辰有清明道君的知识,林子轩也得到不少天阳仙君的传承。他二人都明白,姜元辰这门功法如果真正研究成功,自可称王做祖开辟一脉先河。当初清明道君自开佛门,也是为了自开一道,奠定自身道尊之路。
林子轩很明白,他要是参悟星辰之道,所成星辰一定是太阳星。到时候不跟姜元辰争一争星主的位置才怪。
“不过师弟此言倒是提醒我了。”林子轩心思一转:“与其被元阳珠困扰终生,不如置之死地而后生,以先天清灵之气造化道体重头再来?”
姜元辰见林子轩一副沉思模样,信手从梦界藏书回廊取来一卷仙书。“这是当年师弟从天阳仙府得到的《玄清一气绝》,师兄可拿回去好好参悟,或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