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节(1 / 2)

嬿婉及良时 初云之初 2270 字 1个月前

去岁此时,她便在此地遇上承安,同他纠缠,甚至于拔出匕首,刺伤了他。

她有些感慨:“原来你看见了。”

“嗯。”承熙低下头,随意踢了踢脚下积雪,听不出什么情绪:“那时我诧异极了,又惊又怒,见母后无恙,未曾受伤,唯恐自己突然出现,使得母后窘迫,便悄悄离去,回甘露殿了。”

思及前事,他语气中有些笑意,总算是像个这年纪的孩子了。

“那天晚上,母后回宫后又去看我,我其实没有睡着,”他道:“只是怕被你看出来,勉强装睡罢了。”

锦书对那夜倒还有些印象,摇头失笑起来:“你呀。”

“那时候我便知楚王兄于母后有意,但母后无心,虽然恨他,却也未曾将他放在心上,可没想到……”

他低下头,有些自嘲:“没过多久,母后却因他的救命之恩,而动心了。”

锦书之所以对承安心软,当然不是因为那场救命之恩。

或者说,绝不仅仅是因为那场救命之恩,可内里情由如何,她也无法出口。

叫她怎么解释呢。

说她与承安是前世爱侣,只是因缘巧合被人拆散,在清河行宫思及前世,想要再续前缘吗?

这种事儿,终究是无法说出口的。

不仅仅是对承熙,连承安,她也只字不提。

过去的都过去了,现下诸事也有了结果,再去纠缠那些缘由苦衷,其实也很没意思。

“母后,”承熙却以为她是默认了:“如果是因为这个,我也可以的。”

他还是没有放弃,劝说锦书留下的念头。

锦书并不觉得他烦,只觉得心中酸涩,人生两世,终究是她对不住这孩子。

“你跟他是不一样的,”她低头看他,缓缓道:“等你长大娶妻,就能明白了。”

承熙显然并不赞同,但是也没有再辩驳,已经过了午时,便是新春,他不想在这样的关头,同母后产生争执。

“反正也不困,咱们再走走吧,”他轻轻道:“已经有很久,没有这样安宁了。”

锦书温柔一笑,微微颔首。

母子二人挽着手,漫步在这夜的宫苑中,直到丑时,方才起驾回甘露殿。

……

年关过了,承熙便长了一岁,姚轩姚昭偕同家眷入宫请安时,悄悄问她:“圣上今年九岁,再过两年,便该立后册妃,姐姐可有计较?”

锦书看他一眼:“你怎么说?”

“姐姐可别误会,”姚昭在边上笑:“我和哥哥都没女儿,可不打算做国丈。”

“谁说你了,”锦书失笑:“巴巴的跳出来。”

姚轩看了幼弟一眼,轻声道:“男子二十而冠,但历代少年天子,少有二十才开始亲政之人,多是大婚之后,或者十五之初,十二三岁的也不在少数,圣上聪慧敏达,并非庸碌之辈,是以我才生了此心。”

承熙自幼跟在先帝身边,前朝见的不少,加之几位辅臣得力,早早亲政,也不奇怪。

姚轩不过出口一提,然而具体如何,终究还要叫太后拿主意。

承熙是天子,他的妻子便是皇后,母仪天下,绝不像是寻常人家那样,倘若不睦,便可和离,册立国母,也并不仅仅是皇家家事,更是前朝政事。

这孩子心思深沉,她唯恐他钻牛角尖,若是有个贤内助在侧襄助,偶尔劝慰,倒也是好事。

锦书自己拿不定主意,便在何公入宫时,含蓄问了几问。

“娘娘不提,老臣都险些忘了,”何公摇头失笑:“还当圣上只是当初那个小娃娃呢。”

“倒也不是很急,”锦书道:“毕竟他才九岁,不过是提一提,早些相看罢了。”

姚家没有年纪合适的姑娘,便是有,她也不会叫承熙娶进宫,这态度表露出来,几位辅臣嘴上不说,心里都很满意。

两朝后族,对于一个家族的影响力毋庸置疑,长此以往,未必不会生出外戚之祸,太后和姚家想的明白,那就再好不过了。

承熙年纪虽小,未必通晓男女之情,锦书却也要问过他的意思,毕竟如果不出意外,那会是同他相伴一生的人。

等他回甘露殿去用膳时,锦书悄悄问他:“你想找个什么样的妻子?”

母后与几位辅臣在商讨皇后人选,这事儿承熙是知道的,只是也没有太过在意。

父皇与母后的情意,乃至于母后与楚王之事,或多或少的影响到了他对于男女情谊的观念。

再则,他现在要顾及的是朝政,乃至于从何公等人身上源源不断的学习那些沉淀了几十年的品质,对于几年后才能娶进宫的妻子,实在提不起太大兴趣。

“性情柔顺,不要张扬吵闹,”然而见母后问的认真,他还是仔细想了想,道:“但也不要一味柔和,需要时,也得拿出国母应有的气度,不可为妃妾所压制。”

“通识大体,知晓进退,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锦书一一听得仔细,末了,又问:“相貌呢?”

“娶妻娶贤,相貌倒是其次,”承熙不觉笑了:“母后总不会叫我娶个丑妇吧?”

“那是自然,”锦书拍拍他肩:“既然如此,母后便有分寸,人选定下之后,会找你来看的。”

“好。”承熙在含元殿还有事儿,用过膳后,便向她道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