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回头瞅了眼笑得傻呵呵的周木生,转头看向她爹,“爹,为什么这些村民们只会怪周木生的娘抛夫弃子呢?我看他那爹也不是个好人。”
她不止一次听那些大娘大婶们私下嘀咕,刘小杏很能干,孝顺公婆,友爱乡邻,管着周兴旺,疼爱周木生。所以当初她抛夫弃子跟张货郎跑了,许多人都没想到。
不过那又怎么样呢?在她做出如此出阁的事,足以抹杀她之前所有好处。
在林晓看来,刘小杏跟别人跑了这事件,好赌成性,脾气暴躁,为人懒惰的周兴旺至少有一半的错。
林满堂笑了,“这是个好问题!所以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来这是个男尊女卑的社会。出了问题,只会谴责女人,从来不会反思自己。”
只是他有些奇怪,周兴旺好赌,家里良田输得只剩下五亩,这一家老小到底是靠什么才存活到今天的呢?
第19章
四千斤豌豆卖完,林满堂开始琢磨盖房子的事儿。
农村盖房,关系好的人家都是免费过来帮忙,但是要管人家吃食,而且还得让人家吃饱。
再过一些日子,农忙结束,大伙就有时间了。
不过在盖房子之前,他得先把砖瓦买好。
林满堂问过林福全,村里有个专门给人盖房子的作头师傅,名叫张金水。
由于他技术精熟,又素来有威望,周围几个村子盖房都找他。
除了吃喝,盖完后,还要给他包红封。他会帮你算盖房子需要多少块土坯或砖瓦。
不懂行的人,买砖瓦极有可能会买多,浪费银钱。
林满堂跟李秀琴说一声,径直去了张金水家,张家人都下地了,只有个张婆子在家做饭,等家人晌午太阳毒辣时回来吃。林满堂留了话,请她告诉张金水,等他家来,记得到他家找他。
张婆子答应了。
吃完晌饭,太阳毒辣,泥土被晒得滚烫,路边的小草都打了卷儿,一身短打的张金水踏着尘土来了。
林满堂请他到门前树下乘凉,告诉自己要盖砖瓦房,而且还是四间大瓦房,围成一个四四方方的盒子,每间大瓦房都分成三间房子。
堂屋这边,一个堂屋,左右两个厢房。东屋和西屋各三个房间。
前面也得盖三个房间,左边是灶房,右边是杂物房,中间自然就是门廊了。
张金水听罢,指出这里面的不足,“你把灶房建在前面不合适。咱这冬天冷,家家都得铺炕才能过冬。你炉灶离主屋那么远,热气过不来,这炕就白搭了。我看不如在堂屋和东屋之间搭个灶房,这样炉灶两边都能用着。”
林满堂却不同意,“我这拐角是搭茅房的,粪池在屋后,这样家里没有臭味。这拐角搭炕,茅房就得建在前面,外人来了多不雅观。”
怪不得村里不少人家茅房都建在前面呢,原来竟是为了方便搭炕。
不过张金水说得也有道理,林满堂细细一想,“要不然就在主屋外面也搭个炉灶,专门用来烧热水。”
为了让房子齐齐整整,还专门再搭个炉灶,这还得多买张锅,多不划算啊,这年轻人经事儿少,就是不会过日子。张金水担心他没成算,算了一遍账给他听,“照你刚刚说的,一丁点土都不留,全用来盖房子,至少得二十五吊,就这还不包括吃饭。”
再加上打家具,少不得再添五吊。身上的钱倒是足够,林满堂点头,“成。”
张金水见他没有半分勉强,想来钱应该够用,也不再劝了。约他明天中午一块去定砖,“你现在定砖都有些晚了,我要知道你这么快就盖房子,一准就得提醒你早点去定砖。”
秋收后就是农闲,不少人家都会趁这段时间给儿子盖房娶妻。砖窑场也是最忙的时候。
林满堂心里一个咯噔,生怕真的赶不上,“那得等多久?”
张金水摆了摆手,“明儿去再说吧。要是人太多,咱们就想个法子插队。”
林满堂明白了,这就是要找关系的意思。
那就得再花笔人情往来的钱,林满堂有些懊恼自己没早点找张金水,可是现在知道也晚了。
要是现在不盖,就得再等一冬了。
还是早点搬出去的好,他们现在住的屋子太挤了,找个东西都费劲。
张金水还要去地里收庄稼,也没久留。
等人一走,林晓拉着林满堂的袖子,提醒他,“爹,咱们是不是也该早点打家具啊?”
林满堂想想也是,“对。你说得对。明天我就去找木匠。”
林晓喜滋滋道,“我不要木箱子,我要柜子。像……”她眨了下眼,“咱家那种。”
林满堂秒懂,“行啊。到时候还得让木匠多做些衣撑。这样也好挂衣服。”
林晓笑盈盈点头。
林满堂想着那木匠可能没见过,打算明儿带他女儿去木匠家画给对方看。
第二日,林满堂带着女儿去找郝木匠。
别看林晓没学过木工,但她以前可是学过素描的。拿根棍子在地上,画得有模有样。
郝木匠微微有些惊讶,柜子还能这么做。这不就相当于是在现有的衣柜里面加个烘撑子(古代烘烤衣物的托架)吗?
再看到衣撑,他突然明白了,这东西用来挂衣服,不用担心褶皱,取用还非常方便。
郝木匠看准了这东西的商机,他当即问林满堂,“不知我能不能打这个架子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