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八章 猛烈(1 / 2)

鸭绿江的上空没有星光,云层低厚夜幕沉沉。鸭绿江的夏夜已经听不到虫鸣,只有声声撕碎耳膜的爆炸。

横跨大江的安东大桥从中间断为两截,桥头两侧机枪组成的密集光点来回穿梭。大桥远处日军渡江突击队冒着织密的水柱拼死前进,重型毒牙12.7毫米重机枪从厚厚的山岩里弹出枪管,生命此刻已经成了最不值钱的东西,鲜血染红江水。

国防军炮兵们蹂躏江上渡河的日军同时,对岸的日军炮群也在摧毁着一座座精心修筑的工事。一团团橘黄色的火球沿江爆开,花了一个月构筑起来的鹿柴、沙包和阵地被炮弹轰飞,残肢断臂在气浪中翻滚碎裂!钢铁碎片尖啸着肆意收割生命。炮弹炸点已经密集得无法分辨,尤其是明治38式150毫米重炮更是威力巨大声势骇人,每一次都能将阵地炸开一个豁口。

江边丘陵中的前沿阵地已经看不出模样,为了确保渡江成功日军20师团这回是砸锅卖铁拿出了几乎全部可以拿出的炮兵力量,不仅带来了师团装备的36门75野炮,还把汉城内的4门150重炮也带来,更紧急从国内补充了6门明治120毫米大炮。江边隐蔽地,停靠着上百艘待命的划艇汽船,这些小船同样是从各地搜罗来,甚至连朝鲜国内的渡船都赶来了。

强渡大江的情况换做任何部队都很棘手,由于没想到九连城虎山要塞会失守那么快,以至于花巨资完工于1911年的安东大桥也被迅速炸断后,使得现在20师团不得不用这种最原始的办法渡江。

来来回回的炮弹在夜空中画出无数亮点,黑暗中白马山脚下的树林内,密密麻麻全都是等待命令出发的日军。人群最前面,留着德国小胡子,曾经当过山县有朋副官的日军20师团师团长大庭二郎举着望远镜嘴角微微翘起。这位陆大毕业,留学德国深受德军大炮制胜论影响的少将看来对自己的炮火集群非常满意。唯有他的副官有些焦心:“将军。虎山要塞炮台距离我们超过一万米,我们的大炮必须过江后才能击中目标,所以就算清除掉近岸炮兵,村野队长的中队恐怕也很难通过重炮封锁,要不要让炮舰来帮忙呢?”

“还不到时候。”大庭二郎阻止了参谋,手指指向了黑暗中几分钟才亮一次的虎山:“目前为止中国人只动用了两个前沿野战炮阵地,那边如果情报没有问题,他们已经装备了德国制造射程达到一万米以上的10公厘和15公厘重炮,可到目前为止却没出现这么重要的位置上没有强力炮兵支援,坂田君不觉得奇怪吗?”

军队里虽有很多人看不起这个靠山县元老裙带关系才一步登天的小胡子,但也不得不承认他在德国的确学到了东西,立刻点头:“将军教训的是,这些狡猾的中国人就会故弄玄虚,可惜我们的侦查气球上天就会被飞机击落,无法侦查那边的情况。”

“没有侦查气球就不会打仗了吗?”大庭二郎言语中带了丝厉色:“让冈山少佐带他的大队出发!渡船必须尽量散开,我需要有人站出来为大日本帝国的百年国运做出牺牲,必须将他们的全部火力点都吸引出来,这样舰炮加入后才能更加准确有效。”

冈山大队一千多步兵开始登船时,深埋入虎山要塞脚下的指挥所内同样挤满了人。冯国璋如同一颗不老青松站在观察窗窗口,通过火光很认真的查看江面动静,还时不时拧一下眉毛。

身后的军官中有不少都是前北洋军官,再次见到老帅出山心底里也很开心,随着国防军全面改制,他们这些人虽然努力融合,可心底里那份北洋情节不是短时间能被取代的。袁世凯瘫痪不能自理,王士珍彻底淡出,段祺瑞虽有雄心却被小舅子搞得灰头土脸不得不宣布退役,北洋人的寄托和擎天柱也只有面前这位了。

片刻后满脸黑灰的陈裕时跌跌撞撞冲入了指挥所,这位见识了三三战术懊悔无比的旅长这回直接把自己撂在了第一线,进门后来不及喝口水便大喊道:“将军,敌军这回的炮火太猛,好多兄弟都快要撑不住了,要不让后面的重炮营来几下狠的,先干掉一些再说。”

“日军这回学乖了,大炮都藏在后面过山开炮,没飞机和气球侦查重炮打过去也看不到。”说话的是吴光新,他是陆士第三期炮科毕业生,和蒋百里、张孝准等人是同学,北伐前是北洋第三镇炮兵团长。全国一统后北洋内的技术兵种被全盘留了下来,他本人也在蒋百里的劝说下留任。

原本国防部今年还准备推荐他和其它十几位炮兵军官去德国短期深造,可惜遇上了此次大战。虽然他学的日本炮兵战术,但国防军深受德军影响,目前国内几家军事学院的炮兵教官也都是德国退役军官,所以他也逐渐开始学习欧洲炮兵理念。无论是日军战术还是德军,炮兵反炮兵在海城方向的辽河大平原上问题不大,但鸭绿江两岸都是丘陵,野战炮可以隔山炮击,夜晚看不见炮口焰的情况下反炮兵的概率比掷骰子还难。

大伙正在讨论如何反炮兵时,角落里声音传出:“日本炮兵威胁还不算很大,我担心的是江面上。”

这句话让冯国璋迅速扭过身来,大家也迅速看去。只见一位年轻的炮兵上尉正举着望远镜,奇怪的是他不看激战正酣的正面,反而一个劲往鸭绿江口方向看。陈裕时认得他,他叫颜佑冰,101师炮兵团营长,就是他用一个营的战锤14乙型105加农炮配合纵火弹拿下了当时被认为要死很多人的虎山要塞。

冯国璋恰好也在担心江口,问道:“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颜佑冰向冯国璋敬了个礼,说道:“打了这么久了,我们有什么东西日军应该已经清楚,所以肯定知道我们在陆炮上已经稍稍胜出。鸭绿江水浅淤塞,但千吨的军舰还是可以同行,所以我觉得在陆炮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日军应该会利用海军舰炮优势。能进入鸭绿江的基本上都是120舰炮,射程远不说比同口径陆炮威力大三成,要是我的话肯定会利用步兵将敌人火力吸引出来。此外因为舰炮有桅杆可以观察,所以只要发现就能压制陆炮强行过河。”

“那怎么办?这些狗娘养的故意一小队一中队的往这边送,吸引我们火力后再让大炮覆盖,长此以往恐怕守不住江边。”陈裕时急了。但颜佑冰不疾不徐走到地图前,指着说道:“只要不是厚甲巡洋舰,我们也不是没有办法。现在我们手里有总计78门大炮,以虎山为中心分为4个75炮和70炮前沿阵地,1个75速射阵地、2个105重炮阵地、1个要塞炮和150阵地。我的12门105加农炮这次出来前就配发了德国造穿甲弹,12000米内千吨级别的军舰挡不住我,只要把炮舰吸引出来就能干掉它!”

“要不让150重炮营开火,有这么大的重炮开火日本那些小矮子肯定不敢耽搁,这样他的军舰就该出来了。”

“150重炮是保护凤城和九连城的关键,炮弹也不多,太早用的话日本人就有防备不利后面战事。”

“要不让4个野炮阵地全开火,老子就不信他们还能憋得住。”

“不动用重炮,日本人怕是不会那么容易撒鹰。”

众位军官议论纷纷时,冯国璋却在心里点了点头,其实他也猜到了日本肯定会派军舰来支持这边。可惜天色太暗无法看清远处江面,所以才迟迟没让其它几个重炮营开火。所以满意的看了眼颜佑冰后,举手制止了大家议论,问道:“要是你怎么打?”

旁人面对这位老资格将领恐怕早就紧张了,但颜佑冰却格外稳重,双眉一挑说道:“我的意见是,放开39旅驻守的何家湾一线让日军登陆,然后由我们炮兵以强火力解决登陆日军,吸引敌舰炮出现后用105重炮干掉他们。”

“放开?那要是日军站稳脚跟怎么办?”

“没那么容易站稳的!”颜佑冰肯定的说道:“39旅正面何家湾是这一段江面的唯一开阔地,日军在自大也不会在登陆后没获得火力优势前拿步兵往丘陵地带冲,所以他们的目标肯定是拿下何家湾。何家湾纵深并不宽裕,也缺乏掩护,所以适合炮兵发挥火力。

其实目前我们炮兵还完全没发挥出来。因为我们用的是铸铁外壳,杀伤主要是靠预刻的破片,入水后受水波阻挡大部分破片都到了水里。我的想法是与其白白浪费炮弹不如放部分日军上岸。等他们上了何家湾后,让速射炮阵地对其进行地毯式覆盖!强火力下日军上岸部队必定死伤惨重,除非他们愿意看上岸步兵死光,不然就必须投入舰炮压制速射炮,这样一来就暴露了军舰位置,我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打掉它!”

“地毯式覆盖?”国防军改制后逐步开始使用欧洲公制,也出现了很多新战术名词,所以冯国璋听到后也有些糊涂。

“覆盖炮击的大致意思是,在短时间内对某个点实施平均且密集的炮击,大量摧毁敌有生力量。这种炮击战术需要密度和速度,寻常我们使用的大炮很难办到,但刚补充来的16门75速射型野战炮可以办到。因为它的速度快、仰角大、距离也远,这就可以补上数量不足的问题。日军也肯定不会想到我们的75炮已经能打出一万多米,一旦开火肯定以为是重炮群。

从何家湾近山脚斜坡开始至江边不过千米,速射炮阵地可以以30米为一个基段,每发炮弹间距也是30米,以每分钟10发的速度向前延伸一个基段,总计33次就能覆盖整块平地!我们的铸铁破片高爆弹杀伤半径15米,所以可以确保杀伤2个炮弹落点中间的无防护步兵,所以哪怕来上三五千人,只要被覆盖在基段内非死就伤!”

颜佑冰一边说一边画出了类似围棋棋盘般的方格子,通过他的笔大家渐渐明白什么叫地毯式炮击。说白了就是每门炮都是每分钟前进30米一轮,按照每分钟10发的最低速度算,16门炮打完33基段需要5280枚炮弹,可以将所有被覆盖棋格子里的步兵杀伤。

弹药消耗虽然有些大,但为了打好这一仗后面的凤城已经储备了30万发各类炮弹,九连城这边也有5万余,还是能消耗得起的。所以冯国璋心底点点头,抬眼问道:“听说你们和德国教官学了两年操炮技术,但这个战术未见中外,而且这个覆盖延伸需要很准确的技术,有多大把握?”

颜佑冰看出他已经心动,站直身体说道:“总司令说过,好炮手是苦练出来的,但战术是打出来的!我们已经和德国教官学了整整两年炮兵技术,完全能胜任这种覆盖炮击需要的精确操作,至于将军您说这个战术古今未见,那时因为这套战术不是德国的,而是总司令发明的。上回我们在湖南时已经进行了实验,从效果来看除了炮弹浪费多些外被覆盖的范围内基本不可能有漏网之鱼,我有十足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