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六十 三国热潮(1 / 2)

贞观攻略 御炎 1865 字 19天前

关于三国的热潮,是在苏宁闭关读书六个月之后开始产生的。

六个月的功夫,苏宁把三国的故事写到了诸葛亮北伐中原的情节,相交于前期的风起云涌,曹操和刘备相继离世之后的岁月就显得逊色不少,一帮从那个时代走来的老将老臣咬着牙肩负着当初的荣耀,但是再也坚持不了多久了。

蜀汉无后人,诸葛亮始终没有为蜀汉培养出一个合格的继承人,就算他权倾朝野,也没有做到这一点,吴国倒是靠着陆家父子和老将丁奉等人支撑着,勉强还能支撑下去,魏国占据了中国最精华的北方地区,人才不缺乏,但是政局动荡,时不时就有叛乱和征战产生,大家都没办法过上和平的好日子。

不过按照剧情的发展,苏宁依然可以用大量的笔墨描述诸葛亮的北伐和曹魏的应对及反击,以及东吴时不时的客串一下,依旧精彩一些,比如挥泪斩马谡,斩魏延,孟达反正不成反被杀,东吴方面的周鲂断发赚曹休和江夏之战等等,虽然没有前期那么精彩,却依旧壮烈。

三国的故事最早是在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之间传阅,苏宁一般是以每三天一回的速度写,写完之后就会命人送到皇宫,李二陛下要做第一个阅读的读者,然后长孙皇后做第二个,原本倒不一定会出什么事情,只不过有一天李承乾来给长孙皇后请安的时候意外发现长孙皇后正拿着几张纸看得津津有味,出于好奇他也讨过来看了看,结果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出于对这本书的喜爱,李二陛下特意下令让印刷局专门给他一个人印刷三国的故事,出一回印刷一回,仅仅只是他一个人和长孙皇后可以看到,每天当他感到累了的时候,就会拿起已经看了不知多少遍的之前的故事再一次回味,大有百看不厌的架势。长孙皇后在闲暇的时候也喜欢拿着三国看来看去,说实在的,和那些晦涩难懂的经义书籍比起来,苏宁的三国简直是强的太多了。

李承乾毫无意外的被三国给俘获了。金戈铁马,战场厮杀,阴谋诡计,活生生的三国出现在了李承乾的眼前,当晚,李承乾失眠了,哦不对,是没有睡,挑灯夜读三国四十三章节,对于李承乾而言。从小只读过儒家经典的他还是头一回读到和故事书差不多的三国,所以毫无意外,根本就没有意外。

第二天李承乾顶着熊猫眼上课,被孔颖达训斥了一顿,孔颖达询问他为什么。李承乾如实说出,是苏宁写了一本书,他的父亲和母亲都很爱看,他也借来看了看,结果一个晚上都舍不得放下,一直看到天亮,都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这就让孔颖达大为吃惊和好奇,对于苏宁的一切在孔颖达看来都是很具备吸引力的,于是他当即要来了三国的印刷本,只有四十三个章节的印刷本,看了起来。

不得不说,孔颖达的意志力是很坚韧的。看了五章之后,孔颖达猛然惊醒,意识到自己还在授课,心中有一种渴望要继续看下去,但是理智却告诉他要继续授课。孔颖达立刻感受到了李承乾昨天晚上的感觉,因为他也有了要一口气读完整本三国的冲动。

苏宁这小子,好长时间没动弹了,结果就弄出了这么个玩意儿?言语简单易懂,行文流畅,还有那奇奇怪怪的小符号,似乎是断句之用,对于《三国志》上一笔带过的事情,苏宁将它扩写成了一整段故事,环环相扣,扣人心弦,让人看完上一章节就忍不住要看下一章节,孔颖达必须承认,就算他是一个文人,也被这本苏氏三国吸引了。

就这样,通过李承乾,东宫开始流传苏氏三国,和东宫有来往的皇室也开始接触到了苏氏三国;通过孔颖达的影响,孔家开始流传苏氏三国,这还是孔颖达主动向皇帝提出的请求,孔家和很多文人都有往来,于是乎让孔颖达着迷至此的苏氏三国也勾起了他们的兴趣,文人们也开始阅读苏氏三国,他们大多数都被序言的那首《临江仙》所吸引,就此一发不可收拾。

文人有文人的伙伴,一传十,十传百,苏氏三国的故事在文人圈子里面引起了一阵轰动,皇室的影响力也很大,通过东宫的关系,很多大臣也开始接触到了这本让那个皇帝皇后太子日日夜夜翘首以盼后续的苏氏三国,争相传抄里面的章节和故事,然后到处宣扬自己和皇帝皇后太子接轨了,也在不经意间,为苏氏三国做了宣传,当然,就此沉迷于三国故事的人,也绝非少数。

相对与文人而言,武将圈子对于苏氏三国的诞生那可就是狂热追捧了,苏宁最开始写战争场合的时候不太敢下笔,怕弄出什么笑话惹人非议,所以就拿了很多专业的问题请教李靖,李靖很奇怪,但是还是一一作了解答,然后出于好奇,李靖询问苏宁这样做是为了什么,苏宁给出的答案就是苏氏三国的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