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郑有个妹妹,叫做王姬,在古代,尤其是这么靠前的时代,女人是没有名字的,虽然这个时候还有一些母系氏族的残遗表现,例如女子婚嫁比较自主,改嫁另嫁非常多见,才华多的人也屡见不鲜,不过整体还处于男尊女卑的社/会状态。
这个王姬,并非姓王,名姬,而是姓姬,王是代/表周国周天子的意思,她没有小名儿。春秋时候的男子读氏不读姓,简单来说,古代的姓、氏和现在的简化姓氏并不一样,古代的姓是区别大宗族的,氏则代/表小宗族,举例说明的话其实更简单,齐国的本地人因为都是姜太公的后人,所以他们都姓姜,姜是举国大宗族,而公子纠公子小白这些贵/族,他们的小宗族是吕,所以公子纠的大名应当叫做吕纠。
男子叫氏其实有一种个人主/义在里面。
但是女子不同,女子只能读姓,只能归属于大宗族,所以春秋历/史上有很多女人,姜来姜去的,例如与吕诸儿霍乱宫闱的文姜,文宣公夫人、公子纠和齐侯的同父异母妹妹宣姜,公子纠和齐侯的侄/女、未来鲁公的夫人、也是“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事/件的女主角哀姜,等等。
吴纠之所以点名王姬,是因为他曾经看过一些齐桓公的小故事,齐桓公登位之后,先打了鲁国,然后受/辱兵败,受到了极大的挫折,这才想起来和周天子拉近乎关系,派人说媒了自己和王姬的婚事,从而得到了周天子的庇护。
吴纠想着,如果这件事情提前到和鲁国打仗之前,那么鲁国肯定有所忌惮,这打仗的胜率也高了不少。
再有一点,就是王姬的这个亲/哥/哥,王子郑是王姬同父同母的亲/哥/哥,王子郑是谁呢?如今他还是王子郑,在不久的几年之后,周天子病逝,新的周王登基,王子郑就变成了太子郑,再有些许年,周王想要废太子,令立宠妾之/子,齐桓公则是力挺太子郑,成功帮他登上周王宝座,这样一来,齐桓公可就是太子郑的大恩/人,齐桓公能不称霸吗?
吴纠觉得,这个王子郑,别看现在他只是王子,但是绝对是个潜力股,毕竟历/史这么写着呢,所以才提出让齐侯娶王子郑的妹妹,这个决计错不了。
吴纠并不知道齐侯是死过一次,重生而来的齐侯。
齐侯也不知道,吴纠是看过历/史的人。
吴纠说完,齐侯就陷入了沉思,眯着眼睛盯着他看,其他人都觉得吴纠这个办法大好,说的简直是就是醍醐灌顶,振聋发聩,不过齐侯一时间没有表示,竟然眯着眼睛,眼神中尽是危险之色的看着公子纠。
众人也闹不明白齐侯是怎么个意思了。
其实齐侯心里并不是不想联合周天子,他只是在想王姬,王姬这个人,是他的正夫人,齐侯上辈子是喜欢颜色的人,他有三个嗜好,打猎、美酒和美/女,齐侯上辈子有三个正夫人,分别是王姬、徐嬴、蔡姬,如同夫人待遇的还有六个妾夫人,长卫姬、少卫姬、郑姬、葛嬴、密姬、宋华子,而他的儿子一共有十几个。
齐侯后期,易牙和寺人貂乱政,这两个人深得后宫宠妾的喜爱,宠妾也天天给齐侯吹枕边风,以至于最后易牙和寺人貂把持朝政,将齐侯软/禁,儿子争位,愣是没人管他死活。
齐侯这辈子重来一次,任用贤臣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也要戒打猎,戒美酒和女人。
齐侯一听王姬,心里有些犹豫,不和周天子结盟,立不稳脚跟,无法跟鲁国抗衡,跟天子结盟,要娶王姬回来,齐侯可不想后院失火了。
齐侯一直眯着眼睛打量吴纠,吴纠面色不动,其实内心也看不懂齐侯了,只觉得这个人变脸比翻书还快,而且喜怒不形于色,说不高兴就不高兴,没有任何理由。
众人一片沉默,政事堂内空气有些焦灼,齐侯悠闲的托着下巴,目光却灼灼然的盯着吴纠,黑袍下的手指,轻轻敲击着酒案,发出“哒……哒……哒……”的声音。
就在众人/大气儿也不敢喘的时候,齐侯突然笑了一声,说:“好啊,说得好。”
众人一听,这才“呼”的松出一口气,吴纠也暗暗将心放下来,就听齐侯又笑着说:“不过我觉得二哥说的有一些偏颇。”
吴纠立刻恭敬的说:“请君上指正。”
齐侯一派悠闲的样子,说:“孤今年已有三十岁,王姬不过二七年纪。”
这个时代的女子,一般是十五岁就出嫁,齐侯登基的时候,年纪应该在二十九岁到三十一岁之间,算是个准大叔,公子纠比齐侯长一两岁,因该是三十岁到三十三岁之间。
男子三十而立,娶十五岁美娇/娘的事情比比皆是,根本不是什么稀罕事。
不过齐侯这么说了,众人只能干笑赔是,也不知道齐侯到底是什么意思。
齐侯突然笑着说:“孤倒是想到了……无亏年纪正好,与王姬该是相当。”
他这话一说出来,众人都给吓着了,敢情齐侯竟然想给自己儿子说亲事?
齐侯重生而来的时候,正好赶上了时水之战,这一年齐侯已经三十岁了,虽然他这辈子对妻妾和儿子都有了忌惮之心,但是他眼下已经有了三个儿子,长子无亏今年十四岁,已是上战场的年纪。
不过长子无亏还没有娶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