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太医来了,霍老太君只得先按下心中的怒火,让太医给官陶阳诊治了再说。
再说回漱墨阁。
袁瑶才送了霍榷出门,就听丫头来报,说:“榷大奶奶来了。”
王姮?众人皆疑,怎么这早晚来了?
没一会子王姮就进来了,也不等袁瑶请坐,就自己坐炕上了,扫看一眼袁瑶屋里的人后,王姮发号施令道:“让她们都出去。”
见王姮一副来势汹汹的模样,青素等都不敢离去。
袁瑶知道王姮想说什么,便让宫嬷嬷带着青丝她们都出去了,只留下青素,道:“大奶奶只管说,青素是我信得过的。”
王姮也不多纠缠这些旁枝末节的,开门见山道:“明日就要进宫朝拜了,可‘事儿’还是毫无进展,明日要是太后问起,又该如何作答?”王姮说话的声音还算显得平静,只她自己才知道,在想起那日宁寿宫里的所见所闻,那藏在手筒里的手早已开始发颤,手心发潮了。
袁瑶却道:“如今太后和皇上正斗得不可开交,顾不上我们了。”
王姮愣,“我怎么不知道的?倘若如此,我家里怎么会没给我个信儿?”
“你打发个婆子回去问问便是了。”袁瑶道。
王姮刚要回头唤巩嬷嬷进来,就见宫嬷嬷神色微微慌张地进来。
宫嬷嬷向王姮和袁瑶蹲了一福,就顾不上王姮还在便凑近袁瑶耳边说话了。
王姮依稀间就听到,“彩萍姑娘打发人来说……官姨……老太太……太医……”后头的就听不清楚了。
完了,王姮就见袁瑶拧了拧眉。
袁瑶记得那个彩萍,在袁瑶进府的那日,老太太要传她过去刁难,正是这个彩萍来传的话,霍榷当时根本就未顾忌这个彩萍是霍老太君的人,直接问到底是因着什么传的去,彩萍当时虽没明说,却给他们指了个道。
这个彩萍能信吗?
袁瑶权衡片刻后,对宫嬷嬷道:“尚嬷嬷今日做出了一品新汤,你让苏嬷嬷送两盅过来,让大奶奶也尝尝。”
不说宫嬷嬷了,就是王姮也奇怪得很,应该是出事了,不然这宫嬷嬷怎么慌慌张张的,可要是出事了,袁瑶怎么还有心吃汤的?
宫嬷嬷到底是去了,没一会子苏嬷嬷就端来两盅盛在竹筒里的汤羹来。
袁瑶亲手端放到王姮跟前,“大奶奶要是得闲不如吃一盅汤,在我这看一出热闹,要是忙我也就不留了。”
王姮本是要走的,可一听袁瑶说有热闹瞧,便又留下了。
低头看那外头浅浅雕着渔翁穿蓑衣垂钓的竹筒,里头的汤羹微稠,汤色柔亮,一阵人参和松茸的清香扑鼻,还真勾起了王姮的食欲。
再抬头见袁瑶已经小心地开始吃了,王姮也拿起调羹试了一小口,稠滑香甜立时斥满口腔,让人不忍心吞咽下去。
因着担心明日进宫的事儿,王姮早饭用得不多,于是一口气就吃了一盅,袁瑶让苏嬷嬷又去取一盅来。
在王姮将第二盅吃到一半时,就听外头道:“老太太和官姨奶奶来了。”
王姮挑挑眉,看袁瑶,道:“这就是你说的热闹?”
未等王姮的话音落下,霍老太君就怒了。
正文12130日的更新在这里
外头传来郑婆子的声音,“你们西院那狗,一日壮过一日了。”这意有所指的,是个人都听出来。
霍老太君进来时就满头火,再听这话愈发恼火了。
这时就听田嬷嬷道:“是有狗崽了。”
外头便没声了,郑婆子拎着食盒最后进来的。
因年下了,不管是府里内外上下,都一水喜庆的颜色。
就似霍老太君,今日就一身略微鲜艳了点枣红五色富贵不断头万字纹的如意领对襟的褙子,里头一件酡红暗纹团寿的立领中衣,手上是金镶鸽血红宝石的甲套,额上是绛紫的抹额,鬓上还簪了一小朵红梅。
这一身映衬下来,还真让霍老太君有点怒火遍体之感。
袁瑶和王姮下炕,款款向霍老太君见礼。
霍老太君只回她们一个“哼”,令她老人家嘴边两道深深的褶子,随着她阴沉的脸仿佛一下子就拉到了颈脖上。
袁瑶本想请霍老太君到炕上坐去,霍老太君却不理睬,拄着龙头拐就在正间堂屋上的太师椅坐下了。
见这般,袁瑶也不多劝,命献茶。
“我不吃茶。”霍老太君冷声道。
官陶阳忙贤惠地打圆场道:“二奶奶不知道,老太太来前吃了不少茶,这会子也不渴,但二奶奶这里的茶,妾还是要吃的,上回拿回去的碧涧明月就很好,就不知这回的又是什么茶,要是好,妾少不得又要厚着脸面要些回去了。”
袁瑶就似才看见官陶阳也在般,笑道:“瞧官姨奶奶说的,不过是一点子茶叶罢了,那里能和你对我的比,不说旁的就说这数日来风雨不改地给我送汤羹来,就知道官姨奶奶的用心了。”
霍老太君听了又是一身冷哼,极尽不悦的一字一咬,一字一顿道:“你要是真知趣的……”
就见袁瑶状似未闻,也不等霍老太君说完,袁瑶便出声把霍老太君的话给挤压了下去,“明日就要进宫朝贺了,我道今日官姨奶奶要帮着杙大奶奶忙着明日的事,没得功夫给我炖汤羹了,我想着,苏嬷嬷在官姨奶奶跟前也学了这些日子了,就命她去照做。”
说着袁瑶欢喜地轻拍双手,“果然是经官姨奶奶尽心教导的,苏嬷嬷这一做出来我一尝,竟然已经做得十分像样了。”回身又一指东次间炕上的炕几,“你瞧,就是我们大奶奶来了,都吃了两盅。”
王姮本是在一旁看热闹的,见点她了也只好说几句了,“这汤原来是和官姨奶奶学的,这汤我也就只在宫里吃过,就是这个味儿,所以就多吃了一盅。”
一旁的苏嬷嬷暗道:“当然是宫里那味儿了,出自尚嬷嬷之手的。”
官陶阳和郑婆子都是一愣,就是霍老太君有心要偏向官陶阳了,事到如今也不能说苏嬷嬷做这汤还未学得皮毛上不了台面,不然就是在说王姮不懂品尝了,驳了王姮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