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2 / 2)

三国旌旗 东方织蛛 3462 字 8天前

张任这话倒也不假,重建一个大营,必然要耗费数人力物力。而且攻城所要行军的路程也大为增加,不说别的,让兵卒扛着云梯跑十里路,兵卒哪还有什么体力攻城了。

再者军营距离江陵过远,也就失去了对关羽的压迫力。

曹纯闻言也点了点头,说道:“张任将军说的也有道理,不过就算中军不动,乐进将军也需要另寻一处安营,现在江水暴涨,十分危险。不过曹纯还是认为……最好还是全军移营为上,谁知道大雨还要下所少天呢?”

张任冲着曹纯一抱拳,点头道:“张任也赞同曹将军的意见,乐进将军必须要另寻一处安营。不过中军动不动,实在是天意难料,还是阳平候自行决断为上。”

随着曹纯和张任领头,众将也都纷纷出言,对于乐进需要移营他处,众将是一致赞同的,毕竟大江边上太危险了,不过对于天会不会接着下雨,中军需要不需要另寻他出安营,众将却是意见不一,难以达成共识。

徐晃此时也有些犯难了,张任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现在确实暴雨连绵,但谁知道这雨会不会停,万一自己顶着暴雨撤军,天忽然一下晴了,再想回到原地也不是那么容易,关羽也不傻,肯定会趁着自己撤军,一把火烧了原来的大营。

就在徐晃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司马懿忽然上前说道:“将军,下官认为,中军大营需移动,不光中军不用动,乐进将军的大营也不用移动。”

第四百五十二章司马懿水淹江陵

全军移动大营自然费时费力,还容易被关羽找到可乘之机,所以司马懿提出不用移动大营之后,徐晃等人全都精神一震,等着司马懿说出自己的计划来。

司马懿也不吊人胃口,简洁明了的说道:“我的意见就是……水淹江陵!”

“水淹江陵!”徐晃闻言先是面露喜色,旋即又感叹一声,慢慢沉思起来。不光是徐晃,帐中众将也跟着沉寂下来,暗暗计算得失。

司马懿提出水淹江陵,并不是无的放矢,而是确实可行的计策。水淹之计无外乎地势水源两个条件,水源很简单,大江就在江陵南部,引水即可,地势也绝无问题,江陵地势低洼,水流自然会汇聚到此。

但水攻也有缺点,那就是流量不好掌握,而且水淹江陵,必定要波及到周围的村民,攻不下江陵还好,一旦攻下江陵,附近的村民也都是曹操的子民了。

水淹自己的子民,是一件失去人心的举动。

片刻之后,徐晃等人就将得失一一列举出来,徐晃暗自计算了一下,刚要说话,却见到司马懿含笑而立,心中一动,问道:“司马贤侄……既然你能提出水淹江陵的计策来,那一定对其中得失早有判断吧!”

司马懿笑道:“回禀阳平候,司马懿确实有些拙见。”

徐晃点头道:“速速讲来。”

司马懿轻咳一声,等众人安静下来,这才朗声说道:“各位将军,司马懿斗胆提出水淹江陵一计,并非是要考虑如何攻克江陵,也不是考虑如何避过大雨。就算如今大雨连绵,我想众位将军也有信心攻克江陵的。”

先给众将扣了一定大帽子,司马懿这才转入正题,说道:“其实我们必须要考虑的并不是民心,这不是司马懿草菅人命,别忘了,当阳还有赵云和马超虎视眈眈呢,各位将军不会认为赵云和马超对我们没有威胁吧?”

司马懿话音一落,众将心中顿时一沉,谁也不敢小看赵云和马超的组合,营中众将没少和赵云马超交手,知道这是两个多么难缠的滚刀肉。现在李重如此强势,说赵云和马超不准备插手江陵的局势,众人没一个相信的。

见到众将纷纷点头,司马懿笑道:“我们水淹江陵,制造小船攻城,定然可以在短时间内击败关羽,不给赵云和马超插手的机会。”

“不错!”徐晃兴奋地叫道:“司马贤侄所言甚是,本将一直忧虑怎么防备赵云和马超呢,哈哈……这次可真是高枕无忧了。”

随着徐晃的笑声,众将也都高声庆贺起来,在他们看来,只要水计一出,关羽就已经必败无疑。

这可不是徐晃等人小看关羽,水火无情,在关羽没有能力野战的情况下,徐晃想什么时候放水就什么时候放水,江陵一点反抗的余地都没有。可以这么说,水淹江陵确实算得上百战百胜之计。

不过司马懿的计策并不那么简单,在司马懿看来,既然要水淹江陵,就要做到尽善尽美,万无一失,还要尽量避免损失战后。

看看司马懿的一系列措施。

首先,司马懿并没有胡乱放水淹城的意思,在实地考察了几天之后,司马懿才确定了一条十余里长的引水路线。

不是单单的掘开大江江岸,而是开挖一条数丈宽水渠,直接把江水引到江陵。此外这条水渠还要把附近的积水也汇聚起来,有一定的防涝作用。

这是一个很大的工程,不过对于徐晃来说,还不是难事,攻城哪有不死人的,把人力物力放到开挖沟渠上,其实更划算一些。就连兵卒表现的也很踊跃,挖沟顶多是累点而已,但总比攻城安全得多吧。

第二,司马懿个刘晔联手设计三个大绞盘,这三个大绞盘分别安装在开挖的沟渠两侧,用来搅动三面木栅栏。

三面木栅栏大小和沟渠和截面差不多,全是用巨木打造而成,坚固异常。而且在绞盘旁边还对极了无数巨石沙土,只要徐晃一声令下,绞盘就可以栅栏沉到水中,截断江水。这就是司马懿的补救措施,用这三道闸门,不但可以控制水量,还能及时截断江水,防止江水泛滥,荼毒百姓。

第三,徐晃还建造了无数简陋的小船,用来攻打江陵。

当然,司马懿的计策很好,但实施起来也是一件很耗费时间的举动,动用的人力物力也不可计数,非一朝一夕之功。

而就在这段时间里,江陵城中的文臣武将也做出了一系列举动,修建城墙,训练士卒就不用说了,这都是正常现象。不怎么正常的就是有不少人偷偷派出亲兵心腹,和徐晃赵云等人勾结起来。

不得不说,大多数人都是目光短浅之辈,虽然李重实力更强悍一些,可由于徐晃离得更近,多数心怀异志的人都选择了投靠徐晃。

与此同时,身处长沙的刘备也不好受,刘备和周瑜的战事本来是没什么可说的,周瑜就用精妙的指挥,严谨的战术,和强大的后勤力量压制刘备,没有丝毫的冒险举动,一点可乘之机也不留给刘备,打的刘备几乎喘不过气来。

不过就算这样,刘备的日子也一天比一天难过,甘宁初步控制了大江下游之后,又给周泰派了三千水军,周泰率领三千水军朔江而上,进入湘水,又沿着湘水进入资水,控制了益阳。

益阳虽说不是大县,却是临湘和江陵之间的咽喉之处,走陆路的话,必须经过益阳这个地方。所以周泰这三千水军算是捏住了刘备的气管,不但截断了水利,还截断了陆路,让刘备如鲠在喉。

光是这样还好一些,关键是刘备的斥候得知,马超率领数万大军南下,和徐晃夹击江陵了。这个消息简直让刘备彻底绝望了,刘备无论如何也不相信关羽能挡住徐晃和马超的联手打击。

当然,由于徐晃和赵云的联手封锁,刘备斥候的到的消息并不准确,他并不知道马超只是虚张声势而已。

于是刘备只能把所有的家底都拿了出来,拼凑出一只八千人的军队,赶赴益阳,意图打通和江陵之间的联系,同时渡江救援关羽。但这样一来,刘备在临湘的军队就更少了,用岌岌可危来形容临湘,都算是好的了。

周瑜要是抓不住这种战机,那也就彺称名将了,在得知刘备出兵益阳之后,周瑜立即派魏延带兵五千前去追杀。

魏延带领五千兵卒都是精锐骑兵,这些骑兵到了江南一直处在修养状态,每日里除了训练,什么事也干不了,早就憋得要发疯了。不管是兵卒,就连战马也都养的膘肥体壮,仅仅一次冲杀,这五千兵卒就冲散了刘备的一万军队。

其实这也不是刘备的部队战斗力低下,连一个照面都支持不住,实在是双方交战的地形对骑兵太有利了。

刘备急于救援关羽,行军也难以考虑难么多,更没有选择战场的机会,只能被动的应敌。而在湘水和资水之间,有一大片冲积平原(没实地观察过,纯属猜测),在这片平原上,骑兵简直可以为所欲为。

一万兵卒,被魏延杀的血流成河,尸骸遍地,几乎全军覆没。

而周瑜趁着刘备实力受损的机会,立即分兵衡阳(这个地名实在是没看清,有知道的指点一下)和湘南两县,想要把把临湘变成孤城一座。

对于刘备来说,湘南丢了倒不要紧,衡阳要是丢了问题就大了。衡阳正好处在零陵,长沙,桂阳三郡的交界处。一旦失去了衡阳,刘备也相当于失去了桂阳和零陵两郡的后勤支持,甚至这两个郡都有直接叛变的可能。

再怎么说,刘备也不可能把心腹将领分派各县驻守的,刘备没那么多心腹武将,不说刘备,就是曹操和李重也没那么多可以绝对信任的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