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是,此时在夏芍的眼里,面前的山水忽然间变了!
确切的说,山还是山,水还是水,但此时却蒙上了一层气体!
这些气体分成了两种颜色,一种白得耀眼,温暖得很像阳光,让人很舒服。而另一种则是灰蒙蒙的,有些阴冷,让人只是看了就觉得不舒服。
难道,这是古人所说的“天地阴阳”中的,阴气和阳气?
阴阳五行之说存在于古老的东方文化中,中医就讲究阴阳调和,可见阴阳之说,并非空穴来风。
夏芍并不知自己看见是不是真是阴气和阳气,但她却看见,此时周教授选定的这个地方,确实很不好!这里聚集着灰蒙蒙的气体,甚至浓度极高,给人的感觉很不舒服。
这里,大概就是所谓的凶气聚集之地吧?怪不得前世周教授一家最后会如此惨烈。
顾不得去想自己的天眼居然还有这样一种功能,见周教授认准了这个地方,周旺叔甚至已经定下开了春就要动土开工了,夏芍不由心中急切。
但她知道,她不可能说实话,即便说了也没人信,只怕还得把她当做疯子。因而她急中生智,一把扯住周教授的衣角,问道:“周爷爷,您刚才说藏风聚气,什么是藏风聚气呀?”
周教授愣了愣,一旁的村长老王叔却训斥道:“小孩子,问这么多做什么!你们这一代人讲科学,这些封建迷信的事,少问!”
“这是什么话?风水理论来源于五经之一的《周易》,至今不敢有人说完全读懂。不可否认,它在发展当中,出现了一些迷信的部分,但其中却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西方国家都开始重视我们的文化,我们不能还停留在贬低自家文化的地步,否则以后是要后悔的,是要被人嘲笑的!”
不能怪周教授激动,他的父母就是在那动乱的年代里被迫害至死的,而在那个年代里死去的不仅仅是他的父母,还毁去了很多值得传承的文化。
后来,周教授和几位学者,着手研究和修复这些传统文化,但他们在解读《周易》时,却都感觉到了吃力,也感慨传承的艰难。
“我们的下一代,即便无法传承先辈的智慧,但至少要对国学有最基本的认知。可以不懂,但绝不能无知。”周教授言语严肃,周旺和村里的几位老人立刻不敢再说什么。
这时,周教授抱起夏芍来,恢复了慈祥的笑容,指给她看,“来,孩子,周爷爷指给你看。你看这山,连着看起来,形状是不是像一条龙?”
夏芍尽管不懂风水,但却知道,风水里有龙脉、龙势这些说法,其实就是一种很形象的形似罢了。
但她关心的却不是这些。
之前她站在地上,视野有限,现在被周教授抱起来,视野一下子开阔起来。她一眼望去,只见十里村是三面环山,村子不大,山后有一条盘恒而过的公路。当初因为开凿公路,有几座山就被挖断了,周教授所选的这座山延伸出去,正好被那条公路给截断了。
尽管夏芍不懂,但她也知道,这种形势被破坏了的山,肯定是不太好的,更何况,它还断了。
夏芍眼里光芒一闪,装出孩子天真的样子,指着那条公路说道:“龙没有尾巴。”
“没有尾巴?”周教授愣了愣,顺着夏芍指着地方看去,顺着那条公路看了一会儿,突然神色大骇。
“哎呀!不好!我之前怎么没注意这条公路!”
他这一叫把周旺和村里的几个老人吓了一跳,赶紧问:“怎么不好?”
周教授却是有点语无伦次,“差点就酿出大祸了……这地方不好,不好!换地方,换地方!”
“啊?换地方?二叔,您不是说这地方藏风聚气,挺好的么?”周旺不解问道。
“你懂什么!我让换,你换就是了!”周教授激动着把夏芍放下来,好好看了看她,手都在抖,“孩子,多亏了你,不然就闯大祸了!你可真是福星啊!”
这话听得旁边的人更加摸不着头脑,一个孩子,跟她有啥关系?
但周教授却是深以为然,立刻又去了别的地方。夏芍和刘翠翠跟在后头,直到周教授又选了个满意的地方,而夏芍看过之后,发现这里聚集着的是白色的阳气,这才放下心来。
周教授却是又回身把夏芍抱了起来,仿佛图个心安一般,又让她看了看。这一举动让夏芍哭笑不得,却看得一旁的村长和周旺等人下巴都快掉了,这京城大学的教授,国内外有名的学者,怎么就把个孩子的话这么当回事?
“这里好!”夏芍似模似样点头,脑门上已满布黑线。
选好了地,村长和周旺便开始商量开春动土的事,一行人边说边回了村。
而就在一行人走后,后山上一座建起的宅院里,一名头发花白的老人坐在轮椅上,望着一行人的方向,诧异地喃喃自语。
“今早卜卦,分明不是这结果……莫非此地天机紊乱,应验在此?……是谁?谁有这本事?嘶!莫非……是那女娃?”
☆、第一卷 重生之始 第八章 拜访
十里村的村长老王叔,在村里很受村民的敬重。其中自然有他处事公允的原因,但更重要的,却是因为他有个在东市当国土局地籍科科长的儿子。
老王叔对有这么个儿子,自然是骄傲的。但他这儿子,也有让他头疼的时候。
一年前,村子里来了个外来户,是个年逾花甲的老人,双腿有残疾,坐着轮椅,身上的那股气势却令老王叔至今记忆犹新。
那老人分明浑身透着一股世外高人的气息,但那双眼却是不怒而威,好像被他瞪一眼,人的腿都要软了似的。这样的人是一辈子没出过东市的老王叔从来没见过的,可偏偏这人就是自己的儿子王旭栋带回村里来的。
儿子嘱咐他,要在村里后山上盖一座宅院,并且要开辟出石阶道路来,供老人上下山用。以后,这老人就住在村里了。
对于儿子的要求,老王叔大惊,“这村子里的地,还能随便给个外来户用?这、这村民们可是要有意见的!”
儿子却只说:“爸,这事您只管听我的。这事是上头吩咐的,您儿子也是听命办事……唉,总之您别管了,具体事情市里会协调好的。”
老王叔一听更是吃惊!市里会管?这得是多大的人物?
在他的认知里,能让市里都重视的,自然是大人物。他这下不敢再说什么,只管按着儿子说的去做了。
这事到后来还真如儿子所说,没几天市里就发了份文件下来,说是这位老人在市里投资了很多项目,为市里的发展做了很大的贡献。因为村里风景很好,他想在村里住下休养。也不白用村里的地,每户村民都给了补贴。
补贴给得丰厚,还每年都给。村民们这下子对这事自然没了意见,老人也就从此后山住了下来。
在村民们心里,这位老人可是位企业家,大人物。因而平时自然没人敢去打扰他,连村里的孩子们都被告知,谁也不许调皮捣蛋去那宅院外头惹事,否则就等着回家挨揍!实际上,这是很多村民心里打着的小算盘,他们是怕那老人在山上住得不清静,一气之下走了,那年年丰厚的补贴费可就泡了汤了。
老人在村里一住就是一年,而且这期间从没见他下过山。一切菜食和生活必须品,都由老王叔定期给送去。
时日久了,老王叔也就渐渐习惯了,反正也就是去送送东西,老人也没别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