圳安县城西。
璞石巷内有一户两进宅院的人家,在这附近是很特别的存在。
里面住着毫无血缘,老弱病残的一群人。
没有善堂的匾额,却行着善堂的职责。
原本他们在城外的城隍庙居住时,名声就很响亮。
主要是他们收留的,多是一些因为各种残缺而被丢弃的孩子,还有一些是年老体弱无亲无故的老人。
这样的行为,赢得了大多数人的赞扬,不是一朝一夕的作态,而是常年累月的救助,这等功德无量的善心仁义能有多少人真正做得到。
而且,他们不靠施舍,不靠乞怜,自力更生,靠着养兔卖兔挣的钱银,养活了一大帮老弱病残的人员。
连圳安县的县令都曾亲自去探望慰勉,称赞老丁头等人济弱扶倾,博施济众,实乃真正的善人义士。
左邻右里对住在这里面的人,一开始都抱着一颗好奇警惕的心,经过一段时间,慢慢熟悉后,不少人都对他们感到怜悯与惋惜。
不过,这些孩子与老人倒是活得开朗乐观。
甚少在他们脸上看到被人抛弃怨念与阴霾,脸上更多的是安详与满足。
听闻,有户心善的有钱人家一直默默在他们身后支援,众人不时能看到有车辆拉着米粮或果蔬送过来,就连这座宅院也是那户人家的房产,一直分文不取的借给他们暂住。
众人对这户做善事却不留名的神秘人家都感到十分的好奇。
第三百七十章 不可谓不神奇
一辆宽绰大气的黑蓬马车渐渐驶进璞石巷,马车后跟着一名书生打扮的男子以及两名着装整齐的护卫,三人皆骑着高大健壮的骏马。
哎呀,这是哪个大户人家到璞石巷探亲访友?
圳安县城西这一片,所住的居民多是普通百姓,偶有几家富户也是商贾绅士,这等出行还带着护卫的大户人家,在城西实属罕见。
巷子里,不少人家都敞着大门,伸着脖子好奇观望。
让人吃惊的是,马车停在了那座两进宅院的门前。
书生打扮的男子在护卫的搀扶中,略显狼狈地翻身下马,而后,上前叩门。
马车这边,车门打开后,四个十一二岁的男孩陆续下了马车,他们都身着书生样式的浅色长袍,脸上的表情即兴奋又紧张。
一位满头乌发的中年妇人利索地下了马车,随后朝马车内伸出手。
一只娇嫩白皙的纤纤玉手握住了妇人的手,紧跟着一张清丽无双的脸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中。
巷子内,顿时哗然一片。
妇人与少女的衣着略显素雅,衣料却是上好的绸缎,身上的饰品不多,但看着皆都精致贵重。
气质端庄,面色沉稳,特别是那个明艳如花的少女,眉梢眼角都带着一股娴静,举手投足间亦流露出清雅矜贵。
这是哪家大户千金,怎么跑到他们璞石巷来了?
大门打开,阿刚一脸惊喜。
“杨秀才,你们来了,快进来,阿元姐已经把厢房都收拾好了。”
随后,他看见了杨秀才身后的珍珠,忙跑过去,恭敬行礼。
“胡小姐,您也来了。”
“阿刚,别这么客气。”珍珠忙还礼。
“不,不,这是应当的,胡小姐,你们里面请。”阿刚谦逊地做了个请的姿势。
珍珠笑着摇摇头,牵着王氏走了进去。
众人鱼贯而入后,大门缓缓关上,屏蔽了外界探究的视线。
院子里,站着老老少少十几个人。
把从未见过他们的王氏吓了一跳,这座宅院竟然住了那么多人。
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妇人向前走了两步,微驼的背像下弯了弯,“胡小姐。”
“哎,良山婆婆,这是干什么呀,折寿小辈了。”珍珠忙上前扶住了她。
“嘿嘿,胡小姐是有福运之人,福寿绵绵,哪会有那等事情。”良山婆婆笑咪咪地拉着她的手。
“来,大家都过来,给胡小姐问个好。”
她腾出一只手朝那群老少招手。
“胡小姐好……”
十几个人弯腰齐声问好,站在珍珠身后的王氏惊得睁大了眼睛。
“哎,大家好,都别太客气了。”珍珠忙还礼,随后来过身后的王氏,“这是我奶,这次平安他们来县城参加县考,暂时打扰大家几天了。”
“哎哟,瞧您说的什么话,这宅院本就是你们府上的,是我们叨扰了您才是真的。”良山婆婆连忙说道。
她们能有稳定的容身之处,都是托了胡家的福,如今,县城里的这座宅院住着都是老人女子与小孩,成年男子与十五岁以上的男孩都住到了城隍庙那边。
老人帮着煮饭洗衣带小孩,有劳动能力的孩子,白日都会去城隍庙那边帮忙,老丁头在郊外买了十余亩旱地,种上了玉米、黄豆、花生、绿豆等等,还开垦了不少荒地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