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节(1 / 2)

这两个人指给老八,也算是便宜老八了,但郭络罗氏那个性子,若等闲之人进了八贝勒府,还不知道被磋磨成什么样呢。

且不说八贝勒府是如何鸡飞狗跳,反正被指进来的三个秀女陆陆续续进了七贝勒府之后,七贝勒府的后院可比以往热闹多了。

纳喇氏容貌本就不出众,头些年还能算得上是清秀佳人,但在陆陆续续生了这么多孩子之后,怕是连‘清秀佳人’这四个字都称不上了。

七福晋性子刚硬,等闲不会说一句软话,七贝勒这样的人自然不会上赶着找‘硬茬子’,府上的其他老人,不能说完全没有恩宠,但是跟纳喇氏起来还差得远,这也就导致了纳喇氏在七贝勒府几乎一家独大的情况。

不过等到新人进了府,情况可就不一样了,不管是戴佳氏庶妃纸进来的那两个秀女,还是黄太后亲自指进来的秀女,不管是性子、相貌,还是做派,全都合了七贝勒的心意。

若七贝勒是皇帝的话,这会儿大概也就日日**不早朝了。

但七贝勒只是一个注定与大位无缘的闲散贝勒,皇阿玛没交给他什么重要的差事,他也不像五哥一样,有四哥在一个衙门里管着,所以除了早朝必须去之外,其余的时间他完全可以在府里呆着,没有御史盯着他,也没有政敌处心积虑找他的错处。

所以即便是日日都在后院厮混,留恋于温柔乡,也没有人管。

七福晋对此没有半分伤心,反而看戏看的还挺爽,偶尔还会把这事儿拿出来跟毓秀聊一聊,以前京城的人都说七贝勒痴情,如今府里来了新人之后,给故人的那份痴情也就不在了。

这样的一个男人,她都庆幸自己从一开始就没得到过对方的善待,不然的话,可能也像如今的纳喇氏一样,日日以泪洗面,原本的贤惠模样也装不出来了,去正院请安的时候,没说几句话就开始掉眼泪,看的让人头疼。

不光是七福晋对此乐见其成,七贝勒的亲额娘戴佳氏庶妃也是这么认为的,雨露均沾总好过一家独大,再说了纳喇氏是侧福晋,又生了那么多孩子,就算如今不像往日那般受宠了,待遇也差不到哪里去。

都说‘女人心,海底针’,其实男人的心,也难琢磨得很,曾经一手把纳喇氏捧起来的七贝勒,如今也只见新人笑,不闻旧人哭了。

“府里头如今是越来越不像话了,也不知道那些女人都是什么毛病,动不动就要流眼泪,我昨天下午带着弘暻去逛后花园,还碰见新进门的那个朗格格,对着一棵牡丹花流眼泪,也不知道伤心个什么劲儿。”

七福晋面带嘲讽,在她看来这些女人都是疯了,看爷是怎么对纳喇氏的,就应该知道这是个薄情之人,对曾经捧在心尖儿上的纳喇氏都能如此,更何况是这些没多少情分的新人。

而且她实在是受不了这种矫揉造作的劲儿,就跟在戏台子上唱大戏的一样,偶尔看一出还可以,但是整天看就让人腻歪了,不过很显然觉得腻歪的只有她自己,她们府上那位爷可是沉溺其中,如今整日手里头拿着一把折扇,装什么翩翩公子,自以为有多俊朗,实则……油腻的很。

毓秀不爱听这些烦心事儿,只能宽慰道, “你管她们是对着牡丹花流眼泪,还是对着清风细雨流眼泪,只要守规矩就成,等哪一天把眼泪哭干了,她们也就不会这么多愁善感了。”

管这么多干嘛,人的路都是自己选的,她们觉得动不动就流眼泪显得矫揉造作,但人家明显不是那么认为的,七贝勒更不是这么认为的,这就属于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旁人只需要在旁边看大戏就成了,要是不想看的话,那就无视这些人,犯不着为此生闲气。

七福晋还真没有生闲气,“就是觉得好笑,纳喇氏的今天就应该是她们的明天了,如今是为外物多愁善感流眼泪,怕是再过几年就要为自己流眼泪了。”

眼泪流的多了,也就不值钱了,不然的话,纳喇氏哭成这样,爷也该有个反应才对。

七贝勒府好戏是一出接着一出,有关的闲言碎语别说是在权贵圈子里了,整个京城都散播了不少,相反,八贝勒府就平静多了,除了八福晋求子这种不怎么新鲜的消息之外,还真就没有旁的了,当然不管是八福晋,还是八贝勒的那些妾室们,至今肚子里都没有什么动静。

如果说之前大部分恶意的揣测都在八福晋身上,如今却是有一部分人觉得是八贝勒的问题,毕竟八福晋再是厉害,皇上亲自赐下来的人,总不至于还去打压磋磨,地里头有一根苗不结果实那是苗的问题,要是棵棵都不结果实,那就是地的问题了,显然八爷这块地,看上去是有些问题的。

甭管是权贵圈子,还是百姓之家,对皇家的辛密都是相当感兴趣的,更何况还是这种事情,大家几乎是津津乐道,再会投胎又怎么样,高高在上又如何,还不是……连个孩子都生不了。

七福晋那边儿消息最是灵通了,她知道了这个消息,也就相当于毓秀知道了这个消息,进一步扩大就是她们‘福晋四人组’知道了这个消息。

毓秀和九福晋是纯粹的幸灾乐祸,十福晋则是完全无动于衷,对八福晋她是有些意见,对八贝勒那就几乎等同于陌生人了,陌生人能不能生孩子,虽然跟她无关。

倒是七福晋还有些同情八爷,本来摊上八福晋,就已经是倒了大霉了,如今又……生育困难,眼瞅着马上要成为全京城的笑柄,想想还是挺凄惨的,她们府上那位爷薄情又多情,还能有这么多子嗣,八爷大概是上辈子做的坏事太多了,这辈子才会命途多舛。

许是受到了谣言的影响,十五日去宁寿宫给太后请安的时候,毓秀明显觉得八福晋憔悴了很多,哪怕擦着厚厚的脂粉,也难掩坏气色,而且眼睛里还有红血丝,看起来应该是没休息好。

不过就算是憔悴了许多,八福晋也仍是八福晋,性格没变,脾气也没变,还是有些趾高气昂,不过以往那种隐秘的优越感却是让人感觉不到了。

第82章

都是可怜人,不管是什么性格,这世道女人都是天生的弱者,所以才会在一起抱团取暖。

当然比起抱团取暖的,女人之间互撕的更多,每一次的选秀,基本上各府都要上演新的剧目。

负责遣送灾民的这三部分人,反正的时间都差不多,胤祺是头一天,九贝勒和敦郡王隔了一天,紧跟着便是李光地。

灾民虽然已经被送回了原籍,但这场洪灾带来的影响并没有完全消退,上一季的粮食算是收不成了,这一季的粮食才刚刚种上,在新的粮食收获之前,这段时间生活所需除了打短工之外,就是靠别人接济了。

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便沿路乞讨,或是卖身为奴,总之百姓的生活还是很艰难的。

毓秀这辈子久居深闺,很少会出府在外面转悠,就算是出去,那也是去庄子上避暑,或者去郊外踏青,都是体察不到民情的地方,自然也就很难领会到如今民生之艰难,比她上辈子做过的时候还要困苦。

不过就算很难体察到这份艰难,毓秀心里头还是有数的,她能做的不多,帮不了所有人,只能是严格要求自己手底下的管事,不能去欺压百姓,也不要去做违法乱纪的事情,而且对于各个店里的掌柜伙计,她和七福晋、九福晋三个人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晋升制度,尽可能的做到公平公正。

跟百姓的困苦比起来,不管是八福晋,还是七贝勒府的纳喇氏,目前遇到的这点困境还真算不上什么,能吃饱喝足、衣食无忧的日子,便足够让大部分人羡慕了,何苦生出那么多忧愁来呢。

阿灵保如今已经可以在京城独当一面了,早先是赶上洪灾,往南的路上各处都是流民,所以暂时放下了去南方的计划,等到朝廷的赈灾实施,各处的灾民也都陆陆续续回到原籍之后,便到了六七月份,天气热的很,也没有去南方。

一直到了八月份,过完弘晶和弘晊的生日之后,阿灵保连中秋节都没留在京城过,便直接启程去了南方,可以说是怀着一腔的壮志凌云过去的,从小他就不喜读书,也不喜习武,各个方面的功课也是平平,一点都不突出,除了人缘好这一点之外,根本就没有能拿得出手的地方。

不过做生意却是极有天分的,连七福晋都曾经开口夸过阿灵保的悟性,脑子活络,会来事儿,天生就适合吃这碗饭。

阿灵保本人也喜欢做生意,活到这么大,今年才找到了自己擅长做的事情,如同出笼的鸟儿回到天空一般,展翅翱翔,所以这精神头足的很,野心也大的很,以后肯定能让家里人和两位福晋对他刮目相看。

幼弟去南方打拼事业了,毓秀的生活还是老样子,不过胤祺却跟以往大有不同,九贝勒和敦郡王成了他府上的常客,三个人平时喝个小酒,聊聊天,还会聚在一起踢蹴鞠,练习骑马射箭。

胤祺跟十弟还会练习布库,一个是力气大,一个是生来就强壮,而且这些年一直坚持练习布库,技巧性很强,两个人在一块还真有些不分伯仲的意思。

胤禟算是彻底对他亲哥改观了,论文,办理差事的时候,五哥不比任何人差,论武,居然能跟十弟不相上下,要知道十弟向来重武轻文,先不说骑马射箭,布库这一项众兄弟里除了直郡王以外,还真没有比得过十弟的,五哥能跟十弟不相上下,这水平也就可见一斑了。

就像写文章的时候欲扬先抑一样,他对五哥的印象也是从低到高,真心觉得自己当年挺可笑的,自以为聪明,实际上却分不清人心,甚至被人耍的团团转,现在才琢磨出味道来。

哥仨如今同进同出,一个喜好研究西学,一个喜欢踢蹴鞠,还有一个喜欢练习布库,都对朝政没有多少兴趣,属于夺嫡的边缘人物。

可以说搬出宫来的这些阿哥们,皇长子一派,皇太子一派,八贝勒一派,三贝勒和四贝勒是偏向于正统皇太子的,剩下的这些阿哥基本上就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了。

不过七贝勒却是落了单的,谁让剩下那仨好的跟亲兄弟一样,唯独他自己日日沉迷于温柔乡里,进了自己的府邸,他就是天王老子,出了府邸,那就得低调做人了,平素里连话都不肯多说一句。

龙生九子,子子不同,康熙对这些儿子们也都有大概的了解,老七在他这儿就属于烂泥扶不上墙的,老五小时候是被他刻意养废的,老十同样也是被刻意养废的,但老七还真不是,原本天生就有足疾,容易让人诟病,他自然不会压着这个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