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2 / 2)

烽烟尽处 酒徒 2658 字 6天前

“斯琴,问你呢。我们要是赢了入云龙,你选择谁啊?!”

“斯琴,你别躲,刚才的胆子跑哪去了?!”

所有问題的答案都明摆着,但谁也不会将答案说出來。当事人斯琴的所有勇气都在刚才冲向赛场的那一瞬间耗尽了,将头缩在赵天龙的肩窝处,死活不肯回应。赵天龙护花心切,少不得又硬着头皮还嘴,“你们自己先比,最后的胜利者可以向我挑战。谁摔倒了我,我就输给他一匹好马。是照夜狮子,一等一的宝马驹!”

“呸!谁稀罕你的照夜狮子!”少年们一边起哄,一边撤开包围,任由赵天龙带着斯琴离去。看向二人的目光里,充满了诚挚的祝福。

只有极少数几双眼睛,看向这对相拥在一起的恋人身上时,沒有包涵任何善意。小王爷白音便是眼睛的主人之一,铁青着脸愣愣看了片刻,他迈开脚步,迅速追了过去,“入云龙,你站住!日本人正在四下通缉你,你不能把麻烦带到斯琴的右,啊……”

追得太着急沒仔细看路,一不小心,他就撞到了别人的胸口上,把后半句话直接给憋回了肚子!待从地上重新爬起,入云龙和斯琴两个已经跳上了马背,如同一对比翼而飞的孔雀般,飘然去远。

“该死,你挡我的路干什么?!”追不上赵天龙和斯琴,白音把一肚子邪火全发泄在了与自己相撞的傻跤王卓立格图身上,“连个后生晚辈都摔不过,也不嫌丢人!还好意思站在这里看热闹!”

“摔跤啊,当然有输有赢,我怎么能保证一定能摔得过他?!”傻跤王卓立格图依旧是一幅懵懵懂懂模样,看着暴跳如雷的白音,低声回应,“你不是输不起吧?!小王爷!其实他们两个挺好的,我即便今天摔赢了,结果恐怕也是一样!”

第七章 归去(一 上)

一直到很多很多年后,生活在黑石寨附近的各族百姓们闲聊之时,依旧对民国二十七年在乌旗叶特右旗举办的那届那达慕大会津津乐道。黄骠马与火龙驹同场竞技,入云龙和傻跤王巅峰对决,还有斯琴郡主和入云龙两个在数千双眼睛的注视下十指相扣,每一件故事,回忆起來都令现场目睹者两眼发亮。每向无缘目睹其盛的后生晚辈们讲述一次,便在有意无意之间,将故事加工得更精彩几分,直到最终将其变成一个传奇。

“那入云龙本是嘎达梅林的幼子,肩负血海深仇。所以才一直隐姓埋名,在草原上独來独往。直到有一天,他在草原上打垮了一伙白胡子马贼,从马贼们手里救下來一名神秘女子……”既然是传奇,故事主角的身份就不能过于普通。那不附和大众的审美观,也不符合百姓们心里头的期待。至于主角本人愿意不愿意接受这种编排,说故事的人不会考虑。反正自己不是第一个这么讲的人,即便入云龙本人听到了,也无法追究。

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既然故事里边有了英雄,英雄的身边就得有绿叶作为陪衬和点缀。正如杨家将无论哪一代男主角,身边肯定要有一个姓孟的和一个姓焦的追随,岳元帅每次领兵出征,身边也一定少不了牛皋和张宪。轮到入云龙,身边则是黑脸悍匪周强和白面书生张玄策。前者被讲故事的人毫不犹豫描绘成了孟良、牛皋的同类,经常闯祸但对主角忠心耿耿的福将。后一个,则被说故事的人加工成了陆文龙、罗成和诸葛亮的综合体,非但武艺高强,并且拥有过人的智慧和果决个性,风头直追主角之后,远远地将其他配角或反派角色甩了开去。

至于传说中的大反派,第一个当然非小王爷白音莫属。在说故事者的口中,他不但是垂涎斯琴的美色,试图强迫对方嫁给他。并且勾结了日本鬼子,白俄马贼,黄胡子匪帮,对整个乌旗叶特右旗虎视眈眈。甚至连斯琴的父亲的死因,也被编排到了白音头上。是他这个外甥借着给舅父祝寿之机,在饭菜里下了一种从日本人手里高价买回來的毒药,无色无味,且发作时间缓慢。右旗老王爷毫无防备,在寿宴过了一个月之后暴病身亡。

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银幕上流行红色经典,这个传说又被进一步加工整理成了四十集连续剧,随着有线电视走进了千家万户,并且大受欢迎。只是在故事中,已经完全找不到赵天龙、周黑子、张松龄三人的影子,甚至连里边的大反派,小王爷白音,也与其本人的真实人生经历相差了足足十万八千余里。这个差异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张松龄本人第一眼看到电视里头的张玄策之后,压根儿都沒意识到此人是以自己为蓝本。直到有喜欢刨根究底的记者将电话打到了家中,才勃然大怒,在电话里头痛斥编剧信口雌黄。但是在放下电话之后,他却沒有动用自己的人脉去找那个编剧的麻烦,而是让小孙子去火车站帮自己买了两张卧铺票,祖孙二人悄无声息地返回了黑石寨,返回了当年他一直想着离开,真正离开之后又魂牵梦萦的地方。

昔日总计不过两千來户人家的黑石寨,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已经变成了一个拥有近三十万人口的小型城市。原本漆黑如墨的城墙早在五十年代就被拆除,代之的是一个可供四辆汽车相向而行的环形马路,虽然已经拥堵不堪,却是新城区和老城区传统分界线。环线里边的老城区被当地人称为内环,里边住的人非富即贵。环线外边,房价就相对便宜了许多,普通上班族不吃不喝存上二十年,好歹能买得起其中一个小单元。

从城墙上拆下來的黑色条石先是被百姓们拿回家中盖了猪圈,数十年后又被政府当作历史纪念品用象征性的代价收拢了回來,在老一环的正中央垒成了一座高台。高台之上,则是现在的市政府大楼,完全仿照某发达国家的议会大厦而建,每一个窗口头透着官府的威仪。坐在最顶层的会议室内,可以轻松地将周边二十里内的风景尽收眼底。一种俯览治下苍生的感觉立刻从心中涌起,令人昏昏然,飘飘然,不知道身在何处。

与三十年代那个肮脏破败的黑石寨相比,九十年代的黑石市无疑摩登了一百倍,繁华了一万倍。只是城外那一望无际的草原,大部分都变成了农田和戈壁滩。只有靠近河道两岸的极其狭窄地段,还保留着当年的碧绿。不过草种已经是从加拿大引进的园艺品,价格高得令人乍舌。而河道在一年四季的大部分时间里,也都是干涸的。只有重大节日,或者是上级领导來视察时,才会在靠近城区附近的那一小段,灌上满满的自來水。并且在领导的车队离开之后便将水抽出來灌溉草坪,绝不任由它白白被太阳蒸发。

张松龄离休得早,手中已经不掌握任何实权。所以回到黑石寨时,沒有引起任何政府部门的重视,当然也沒资格欣赏水泥底河道被自來水灌满之后的碧波荡漾。领着孙儿在城内百年老字号福清搂吃了一顿完全变了味道的朝鲜族特色冷面之后,他便又出了城,坐着一辆据说是有空调但永远不会开的长途车,摇摇晃晃地走向了喇嘛沟,那个他记忆里和命运之中都永远绕不过去的人生节点。

车窗外的太阳很毒,晒得地面又热又烫。白花花的盐壳一片接着一片,将阳光反射进车厢里,刺激得人两眼发涩。张松龄看了一会儿,就觉得心口憋得非常难受,低下头,闭目假寐。他想休息一会儿,顺便让自己多做一点思想准备,以免到了喇嘛沟的地头上,因为承受不住现实的刺激而当场栽倒。但是邻座旅客却非常沒有眼色凑了过來,低声搭讪道:“老人家,您老是从哪來啊。到我们黑石市旅游么?还是來走亲戚?!”

“我來看几个老朋友!多年未见的老朋友!”张松龄吐了一口气,回应声里,依稀又带上了几分当地口音。

第七章 归去 (一 下)

乡音无改鬓毛衰!

这句诗用來印证张松龄老年时的模样最为合适。邻座的旅客一听到他说话的腔调,立刻意识到老者恐怕此番前來是打算落叶归根的,脸上的笑容登时变得愈发热情,“听您老口音好像是是咱们黑石寨人?贵姓,原來住什么地方啊?!”

“嗯!”张松龄点点头,微笑着回应,“嗯,我喇嘛沟的,免贵姓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