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2 / 2)

“换地处之,刘某必当立刻派兵前来提前埋伏,待敌军攻城之时突起袭击,里应外合之下必可破之!”刘毅答道。

“主公不愧用兵之人,此法刘豹虽未必能想到,但有一事可以肯定,他必会派出援兵,而且定是重兵,晋阳到通城不过三数日路程,给他的时间足够安排,若主公率领援军前来,这三日路程便要安营三次,请主公此图,若是安营,会与何处?”郭嘉继续问道。

“应县、桐城、清屏县郊,离源城最近之处便是清屏县郊,骑兵奔袭半个时辰可到,莫非…”刘毅此时被郭嘉一问,来到地图边上细查,忽然双眼亮了起来,立刻向郭嘉,见他微笑点头便再向贾诩,两人一般神情,他立刻反应过来,这二人已有定计,恐怕自己这番忧愁又是白费了,两个变态,就不能早说啊。

“正是清屏县郊,嘉已经派出龙胆之人打探敌军消息,他要前来,绝不会少于八万之数,主公手下的战力可是无人敢加轻忽!如此规模,只有清屏县郊是最合适的安营之所,且能隐伏,以待我军攻城,儁乂信中言及我军十日可至,刘豹必会先行准备,若是夜间在他扎营之时我军犹如天降,则……”郭嘉着刘毅笑道。

“恩,敌军自以为得知我军行踪,必不会防备太甚,夜间偷袭也可让敌军骑兵难以发挥威力,好计,好计,只是可惜…”刘毅这才恍然大悟,仔细一想的确是妙计,不过说道偷营他又想起一事。

“呵呵,何事可惜,主公不妨明言之。”贾诩出言道。

“夜间偷营乃是上策,截寨之道以火为先,此时天干,正是火攻之时,奈何此处平坦,四周又无树木,故叹可惜,如此偷营虽也能胜,可敌军之中骑兵极多,机动强大,一旦遇袭便能后撤,恐怕难以做到大部歼之,若是走脱太多对我下一步也是阻碍!”刘毅答道。

“呵呵,主公,北平起兵之前诩便与张大人商议,调三车硝石随军,结果张大人足足给了八车,此时就在营中,我军偷营之前可用火箭八面射之,待其营帐起火,我军皆以湿布掩口鼻而杀入,到时敌军自乱,这一趟不杀他十足也得八成。”贾诩言道。

“二位军师神算,刘某拜服!”刘毅嘴上诚恳心中却直说二人变态,让自己操心许久,鬼才毒士,两人联手定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道理,同时也暗自后怕,亏了自己提前下手,否则消受这番毒计的就是自己了!着面前二人几乎同出一辙的笑容,心道刘豹这次来援大军可是有难了。

第两百一十三章 精雕细刻

刘毅与郭嘉贾诩二人经过商议,定下夜劫敌营之计,要将刘豹派来的援军尽数歼灭与清屏县郊,对于手下这两个三国顶级谋士一起配合所产生出的化学作用,他是叹为观之;手下谋士中张子才恢宏大气,戏志才治军严谨,但要说到奇招、险招甚至阴着,郭奉孝贾文和都是其中翘楚,鬼才毒士确是绝配,恐怕只有龙凤组合可堪比拟。

计策是有了,下面就要怎样执行,这也是兵家的关键,再好的计策缺乏合格的执行者就会成为笑谈,对此刘毅相当谨慎,先是传书与赵云,让他一定要拖住吕布七至十日,必要时可放弃源城;然后就是情报的收集工作,刘豹援军由何人领军,马步军各有多少,任何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同时在源城和后方大量收购桐油,军中木匠也连夜赶制投石车,这一招上次奔狼一战便建了奇功!

同时在敌援军未到之前,详细勘察清屏县郊的地形,千万不可小这点,对于排兵布阵来说地形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是刘毅讨伐并州毕其功于一役的战斗,容不得半点马虎。

“主公,敌军援军已经打探清楚,领军之人乃是刘豹手下大将张宁,此人原为丁原手下郎将,吕布杀父后他为旧主报仇还曾与吕布交战,可惜势不能敌,便投了刘豹,虽无什么名气,但也算一个久经战阵之将。”大帐中郭嘉正在像刘毅详叙述天耳打探的情报。

“张宁?此人倒不熟悉,来人,速去通城让儁乂把那王龙给我送过来。”这个人刘毅脑海之中没有半点印象,绝对不是有名之将,可这并不代表此人可以小视,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主公此举甚妥,想那王龙穆顺应该对其了解。援军一共九万,其中并州狼骑两万,步军四万,此外尚有三万匈奴骑兵,这刘豹好大的胆子!”郭嘉先是出言赞同,后再报军情。

“呵呵,他这回为了击败刘某是无所不用其极,这样也好,只要此仗得胜,奉孝做一书,将其斥为汉奸,我到时并州还有何人会为他所用。”借用异族之力是一把双刃剑,虽得强援,可稍有不慎就是胜败名裂的下场,当日以刘毅与乌桓的关系,他都不敢借之以对公孙度,便是有这层顾忌,足见现在这刘豹已经不顾一切了。

“汉奸?妙,确是字字诛心,主公果然每有妙言,嘉佩服。”郭嘉先是一愣,后来越想越觉得这二字用得极其妥当,出言赞道。

“奉孝客气了,这兵马调动又如何安排?”刘毅暗道惭愧,心想这个词只要是穿越的那帮哥们儿都会,便出言转移了话题。

“主公欺我也,若论临阵调兵与指挥作战,在嘉心中实是无人可胜过主公。”郭嘉正色道,他与贾诩精于谋划,可战阵之上瞬息万变,这就需要为将者有出色的临阵指挥能力,能随着战场的变化及时作出调整,保证战前战略的充分实施,这一点不仅仅是熟读兵书战策就可以的,它更多是需要主将的实战经验,而刘毅虽年岁不大,可自黄巾起大小数百战,战阵经验之丰少有人可比,郭嘉此语并非虚言。

“哈哈,毅似有所得,正要与二位军师详细商议。”刚才二人对话,贾诩一直若有所思,刘毅知道他定时在为战事劳心,也不加言语,可现在讨论之事至关重要,自然需要他的加入。

“愿闻其详。”二人齐声道,贾诩也恢复了常态。

“清屏县郊地势平坦,并无险阻,若我是那张宁,安营时必用五数梅花之法,盖此乃最为稳妥之阵,想这张宁也乃沙场宿将,当不会有变。”安营扎寨也是为将者必知的学问之一,往往营寨的摆放都与地形息息相关,若是依山傍水,那山头水侧都会有营,变化繁多,书不尽言,可以清屏县郊如此地形,就是梅花阵了,所谓梅花就是张宁帅帐在中,周围或四或五将其环绕,是为稳正之法。

“主公言之有理。”二人对这些阵法自然也是非常熟悉。

“兵马未动,粮草现行,他九万大军,其辎重只可能在两处,一是清屏县城,二就是这里。”刘毅手指地图上他刚才画的草图。

“彼军九万,我军将近八万,不过事起突然,又是有心算无心,足够用了,待敌军安营,我便命张牛角引兵一万突袭白平县城,儁乂率虎卫营由北面杀入,张燕将军的黄衫营则从南面杀入,趁敌军混乱之时将其截为两段,在张宁主营会师,我则亲率朱雀营与近卫营直奔屯粮之处,纵火烧之,就算此地无粮牛角也可烧之!”刘毅说道这里稍作停顿,他要给二人思考的时间以提出意见。

“如此安排可行,那引火之法主公又作何行?”贾诩问道。

“玄武营此时在安县,若论射术便要算严将军手下的一万燕云营,我将其拆成三队,先以火箭与投石车引火之后再一同袭击敌营,引火之后这三队士卒不用冲入寨中,只与北、南、西三门巡游,劫杀敌军漏之鱼,让其不敢从这三处而出……”刘毅侃侃而言胸有成竹,这几日破敌之法在他脑海之中也不知过了多少遍。

“主公此乃围三阙一之法,事起突然之下敌军便只有源城这一面出路,到时必定混乱无章,仲甫可率白马营摆开阵势,尽情冲杀,白马营本就精锐,加之敌军无心恋战,必可破之。”郭嘉不等刘毅说完就接了上去,到了此时,刘毅的战术已经基本明晰。

“然也!不过仲甫白马营终究人数不多,儁乂与张燕在主营会师之后便可将敌军截断,其时儁乂向西,张燕向东,我军便可同时对敌军形成两处夹攻之势,尽量歼敌主力,如此则大事可成!”说道这里刘毅的拳头重重的砸在地图清屏的位置之上。

“主公还可从穆顺将军手下调集并州军士,待敌军混乱之时以方言大呼张宁死讯,必可使敌军更乱!”贾诩言道。

“文和妙计,我马上派人告知儁乂,到时还要烦请二位军师坐守通城,观刘某破敌。”刘毅笑道。

“哈哈,无我二人累赘,主公当可杀个痛快,却不知日后如何与志才交待?”郭嘉此言一出,三人都是会心大笑。

“文和,刚才观你若有所思,不知为何?”刘毅问道,这二人眉来眼去的别又有什么瞒着我,得问清楚才是。

“呵呵,诩不思其他,独念吕奉先耳!”贾诩笑道。

第两百一十四章 夜袭敌寨

20

“文和有何谋划,但请说来一听?”见郭嘉一点都不吃惊的样子,刘毅心道,这就是差距,不服不行,老子这还在头疼怎么解决张宁的九万大军了,您倒好,直接惦记上人家吕奉先了。

他在心中说着贾诩,殊不知自己刚刚一番安排也让文和心中佩服,原来都是听说刘朗生如何善战,可耳闻那若目见,刘毅重视对手的态度和事无巨细的安排都让贾诩暗赞,不愧百战百胜之名。

“诩见主公如此安排,就知此战我军当可操必胜,只是如果将张宁援军大破在清屏,后面的举动我军便需要考虑了,以我观之,吕奉先之害实胜于刘豹,主公若胜不必发兵晋阳,当该休辞劳苦,立刻南下趁吕布不备将其围困,此人若除并州无忧。”贾诩言道。

“呵呵,不用说了,奉孝你定也是一般见解。”刘毅笑对郭嘉。

“知奉孝者,主公也。”郭嘉摇头晃脑的拽了一句文。

“如此毅还有何话可说,只是这两日子龙公明那里要辛苦一点了,来人,召集众将主帐议事!”刘毅立刻传令。

张宁引军一路急行,此时距离清屏县不过五十里,刘毅他们没有猜错,他选择的安营之地就是清屏县郊!对于刘毅此人,他是久仰大名了,刘毅没见过他可他当年在讨伐黄巾之时就曾见过刘毅,当时就知此人英勇善战,后来更是名扬天下,大小数百战,从未尝败绩!

让他领军来援,张宁还是心中忌惮,若是正面交手,他知道自己绝非刘毅对手,要不是此次知敌在先,他恐怕未必肯来,起初尚还有些疑虑,刘毅那会如此轻易为人所算?不过行军途中从通城不断传来的军情让他心情大定,据通城王龙报,刘毅大军要到明日正午之后方可抵达城下,到时他才会知道穆顺已经为王龙所擒,想来此人必定下令攻城,自己只要提前将骑兵隐与两侧,待他攻城之时突然杀出…则刘朗生百战百胜之名便要毁在自己手中,想到这里心头兴奋,到时必可名扬天下,他也立刻催动三军,今晚清屏县郊安营。

安营之时也正是五数梅花之法,这倒不是刘毅料事如神,换了他和曹操也是一样如此安营,妥当之后立刻派人前往通城,果然城下不见刘毅一兵一卒,王龙再一次肯定刘毅将会在明日午后到达,张宁闻听便安排全军立刻休息,养精蓄锐,明日就要在源城城下击溃刘龙飞!这些士卒远来辛苦,闻令之后自然遵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