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大明再起第六十三章 和稀泥(1 / 2)

明血 老茅 1724 字 5天前

.,当明军将大炮从后面搬了过来,只开了数炮,那的汉军就开始大批投降,也有不少顽固份子开始突围,向东,北两个方向逃走,对于逃走的汉军,王福下达旨意,命令一支万人的骑兵执行追击任务,凡是不愿投降,务必歼灭,免得沦为盗匪祸害百姓。

对于城外汉军大规的投降,城头清军只是冷眼旁观,仿佛此事与自己无关,明军忙于收降人员,追赶逃走的汉军,对于紧闭的天津城,暂时也无暇攻击,一时之间,双方倒是相安无事。

当夜,明军营地里欢声笑语,官兵兴奋异常,两个多月来的辛苦对峙,终于在今天得到丰硕的回报,十几万清军不战自溃,许多人今天抓俘虏抓到手软,整个汉军八旗和绿营兵俘虏加起来超过十万人,这个胜利太辉煌了。

与普通士兵的兴高采烈相比,许多高级将领却没有多少欢喜之情,这次胜利固然辉煌,只是这是满人主动弃子,被俘虏的人当中,没有一个真鞑子,这不能让人生出郁闷之情。

数十支巨大的蜡烛将皇帝的御帐照得亮如白昼,王福坐着营帐中间,旁边是两排文武官员,每个人前面都有一张桌子,桌子上除了水果、佳肴,还有一壶美酒。

王福随意打量下两旁的文武官员,大家脸上多少都带有一点高兴的神情,虽然白天的胜利是满人主动弃子,可是能逼得满人主动弃子,这本身就是一个大胜利。

“诸位爱卿,今日我军大胜,可贺,只是行军在外,不免简陋,大家暂时将就一二,等我军直捣黄龙,大军凯旋之日,朕再在金殿上与诸位爱卿同饮,为了这一天早日到来,诸位爱卿先饮一杯。”

桌子上有肉、鱼,和以前不同的是,这肉和鱼都是新鲜的,还有几样是就在军营外种出来的蔬菜,对于一般人家来说可得上丰盛,只是皇帝请客来说,当然太过简陋,不过,大家闻到新鲜的牛、羊肉和江鱼的味道,还是感到舌底生津。

“谢皇上赐酒!”各人端起自己手中怀子一而尽,十几名内侍连忙一一给各个大臣地杯子重新添满。

接下来王福又说了两祝酒词,连饮三杯后,内侍将酒撤下,军中严禁饮酒,今日是小小地庆功宴,皇帝赐下三杯酒后,各人就不能再饮了,众人知道这次皇帝将大家召聚过来,并不是让大家聚在一起吃饭喝酒简单,必是为了大军下面的安排,一个个心思也不放在酒上,将酒撤下后,大家开始静静的进食,只是偶尔与身边之人交谈上几句。

个时辰。皇帝先放下筷子。大家也纷纷停箸不食。王福挥了挥手。自有侍卫将各人前面地食物撤掉。如果有人没有吃饱。那只能怪自己吃得太慢了。

待到各桌上地食物都已撤下。王福才道:“诸位爱卿不知对眼下鞑子放天津大营。主力撤回京城有何看法?”

各个大臣心中都是一凛。心道终于来了。按理满人主力得予逃脱。可是没有汉军地帮忙。满人等于退出争夺天下地游戏。等待他们地将是大明无穷无尽地追杀。只是多尔]并非好捏地果子。谁也不知中间会不会反复。一时众臣都不接口。

一名武将腾地站了起来:“禀皇上。不管鞑子到了哪里。末将愿意追到哪里。直到鞑子消灭为止。”这句话什么内容也没有说。只是表了一个决心。众人转头看去。却是李成栋地儿子李元胤。

王福赞道:“好。果然是虎父无犬子。只是为将为帅。不光要勇猛。而且必须见识广阔。知其然还有知其所以然。不然。只是莽夫之流。”

王福虽然称赞了李元胤一番。可是也听出李元胤暗中地滑溜之意。算是略作了一番警告。李元胤嘿嘿一笑。也不知是否当真是莽夫一流。听不懂皇帝地言外之意:“谢皇上教诲。”重新坐了下来。

不过,李元胤这么一开口,倒是打破了刚才的平静,阎应元先站了起来道:“皇上,臣以为贼酋多尔衮既然放弃天津,又把汉军全部当成了弃子,必定不会死守京城,眼下京城的满人说不定已经收拾东西逃了,臣以为,我军明天就可以急行军,直趋北京城下。”

阎应元的想法和王福心中想法差不多,从今天审问地俘虏口供来看,多尔衮六天前就开始作出准备,很难想像现在京城是一个什么样的情景了,可惜,或许是多尔衮加强了情报封锁地原因,京城的锦衣卫一直没有传出消息。

只是还没有等王福点头,一个反对地声音已经冒了出来:

人,天津末下,鞑子主力末损,急行军到京城太危下天津再行军不迟。”说话的是黄得,黄得功与清军交手数十年,深知清军地危险,哪怕眼下清军成了落水狗,黄得功依然不敢大意。

“靖国公说的有理,山海关已在我军手上,鞑子要逃也需从蒙古草原逃走,京城二十多万鞑子拖儿带女,哪有那么容易逃跑的。”翁之琪附合道。

“对,皇上,拿下天津再进军比较稳妥。”钱谦益也道。

“不对,等拿天津,恐怕鞑子早跑了,皇上,末将愿为先锋为国杀敌。

”看到同意黄得功建议的人一下子占了多数,羽林卫的各个将领顿时坐不住,王公略呼得一下起身,旗帜鲜明的支持起阎应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