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纷来迭至(下)(1 / 2)

龙争大唐 凤鸣岐山 1735 字 4天前

第114章纷来迭至(下)

在中国历朝历代的民间,总有着评选啥子四君子、四大高手之类的习惯,这时节的长安自然也不例外,这会儿长安四公子可是赫赫有名得很——长孙无忌的小公子长孙成亮、房玄龄的次子房遗爱、魏征的三公子魏崇、侯君集的四子侯国孝,此四人皆出身显贵,又能文能武,偏生又都是风流倜傥之人物,在长安城中名头响亮得紧,太子李承乾所要荐的正是这四公子中的一个——侯君集的四子侯国孝。

这个侯国孝李贞倒是见过,不过并不熟,也就是见面点头的交情罢了,也谈不上有甚恶感,此人出不出任自个儿的副使,本来也算不得甚大事,可因着此子是侯君集的儿子的缘故,又是太子费尽了心机隆重推出的副使,李贞怎么也不能不多想一些,这里头有文章是肯定的,只是不知道文章出在何方罢了,当然,这其中的蹊跷一时半会是不可能看得出来的,李贞也不是很在意,略一思索之后,心中已然有了成算,只不过并未就此表态,只是笑呵呵地看着李承乾,看得李承乾好一阵的不自在,老半会才回过了神来。

“来人,笔墨侍候。”李承乾明白了李贞的意思之后,笑呵呵地一鼓掌,叫了起来,自有一起子小太监将笔墨纸砚奉上。

嘿,老大这厮还不算笨到家嘛,有点儿精明劲。李贞嘿嘿一笑,却也没多说些什么,也不先联署了老大的那份推荐奏章,只是先将自己所要荐的弘文馆学士之奏章写好了,笑呵呵地示意身边陪侍的宫女将此折子转递给太子,虽没开口说话,可脸上的笑容却明确传达着这样一条信息——要签大家一起签,要不就都不签。

这原本就是等价交换的事情,对大家伙来说都是公平无二的罢,可李承乾却有种被胁迫感觉,一张脸憋得铁青,怒目看了李贞好一阵子,这才很有些子不情不愿地拿起了狼毫笔,潦草地在李贞的那份奏折上签下了自个儿的大名,赌气地挥了下手,示意宫女将此折转交给了李贞,自个儿则坐在位置上生着闷气儿。

嘿,竖子就是竖子,压根儿不足以谋大事,就算是披着太子的皮也是一样!李贞见李承乾气成那副德性,顿时心中暗自好笑,可也懒得理会那么多,匆匆地扫了眼那份折子,见签名没错,哈哈一笑,大笔一挥,在李承乾的那份折子上也签下了自己的大名。

被李贞这么一闹,这酒宴的气氛便全然无存了,酒自然就喝不下去了,不过李贞倒是无所谓,反正能将竹杠敲到手,李贞已经可以满意了,至于李承乾气不气的,关李贞屁事,也懒得多留,笑呵呵地将到手的奏章折好,往大袖子里一塞,起了身,对着李承乾拱了拱手道:“太子哥哥,小弟酒也差不多了,这就告辞了,太子哥哥留步。”

李承乾面色不好地点了下头,不阴不阳地哼了声:“慢走,不送。”连身子都没起,更别说送李贞一程了,李贞也不去计较太子的无礼,笑了一下,自顾自一转身大摇大摆地出了东宫,上了大轿子,转回自家王府去了。

“殿下。”李贞才刚下轿子,还没看清四周的情况,突地一人走了过来,就在不远处叫了一声。

嗯?这小子咋跑来了?李贞一见到来者是侯国忠,顿时愣了一下,心中暗自叨咕个不停,无他,侯国忠也算是李贞曾带过的手下,其为人也算是正直,一身武艺也很瞧得过去,不过因着侯君集的关系,李贞始终不曾与侯国忠深交,当初朔州之战时将其派到杀虎口去也有着一层支开的意思在,当然,在报功请赏上李贞却并不曾压制侯国忠,反倒是帮其报了个大功,因着此功,侯国忠也晋升为左千牛卫将军,也算是朝中排得上号的武将了,不过彼此间还是没什么来往,这会儿冷不丁见到侯国忠巴巴地跑了来,李贞还真有些子犯叨咕的,不过却也没带到脸上,笑着点了下头道:“子华兄(侯国忠的字),数日不见,精神不错嘛,来,跟本王入府喝上几盅。”

“小将冒昧前来,还请殿下见谅,卫中尚有公务,实耽搁不得,小将日后再陪殿下畅饮便是了。”侯国忠说到这儿,顿了一下才接着道:“殿下,若是太子举荐我家四弟,万请殿下切不可应承,小将告辞了。”话音一落,也不给李贞发问的机会,恭敬地行了个礼,一转身自顾自地走了。

啥?妈的,这小子说啥来着,咋没头没尾的,奶奶个熊的,说半截话让老子猜字迷啊,嗯?他怎地知道老大那厮会推荐侯国孝,还巴巴地跑来提醒老子,娘的,这里头有啥蹊跷在?李贞站在轿子前想了好一阵子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自嘲地笑了一下,正打算进府跟两位谋士好生商议一下其中的奥妙,就见照壁前头转进了一顶大轿子,只一看,李贞便认出了那是老四李泰的轿子,顿时自觉好笑。

奶奶的,今儿个是咋地了,一个个都迫不及待地蹦出来了,还真是能凑趣儿!得,瞧瞧去。李贞索性也不进府了,调整了下心态,笑着迎上了刚下轿子的李泰,口中亲热地招呼道:“四哥,什么风将您给吹来了?哈,小弟府上今儿个喜鹊叫个不停,小弟一直琢磨着有啥喜事,敢情是四哥要来了。”

李泰挺了挺大肚子,胖脸抖了抖,算是挤出了些还算灿烂的笑容,笑着道:“八弟是大忙人啊,要见八弟一面还真有些子难的,所以呢,哥哥也就不请自来了,哈哈,算是被邪风刮来的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