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誉断然道:“愿意,又不耽误享乐,朝廷也不禁止权贵做生意发财,我为什么不愿意?”
段誉并不傻,为逍遥自在而主动放弃皇帝宝座,就算他愿意,段氏其他人、大理权贵还不一定愿意呢。
可他参观过武学院后,越分析越觉得,大齐正在高速发展,未来必然把所有国家远远抛在身后。假以时日,大理、高丽这些自诩文明的国度,怕是在大齐人眼里,也会和契丹一样,沦为野蛮人。
现在抱大腿,总比以后被逼无奈投献强。
可惜,在这种国家大事上,小道士永远很业余。他当初敢建议耶律宗全搞集权制,就是明证。要知道,那对大齐可不是好事。
他可以和朝廷大佬胡搅蛮缠,也能搞出飞船部队、武学院之类在别人看来十分神奇的东西。但是实话实说,玩政治,小道士就是个菜鸟。
后世大理是华夏的一部分,按说他该促成此事。
可后世的吐蕃、契丹也是华夏一部分呢,文良纯等人对契丹也许还有点兴趣,对吐蕃向来是嗤之以鼻的。这应该不仅仅是眼光局限问题,一群老奸巨猾的文臣,肯定有他们的考虑。
因此秦行之决定藏拙。
“好了段兄,有机会我跟文大人他们说说,但贫道不保证一定能说服他们。你也别有思想负担,先忍耐点,勉为其难做着皇帝……”
……
册立太子,完全属于皇家内部事务。
理论上,除非和礼教相悖,朝廷大臣都无权干涉,顶多通知他们一声。因此,正常的做法是皇帝直接下旨册立太子,并不需要举行什么仪式,更不会请周边国家派使节过来观礼。
要知道,只要皇帝没死,太子随时可以更换。你大张旗鼓搞什么册立太子仪式,以后看太子不顺眼,想换都不好换,这岂不等于给自己挖坑?
再私密的家事,也搁不住太祖皇帝喜欢热闹。
当初太祖册立太子,人选他根本无所谓。儿子多,可惜都不像他那么“幽默风趣”,只能随便拉出长子,反正大家都一个鸟样。
但仪式必须足够隆重,否则哪来的热闹?
太祖不见得就希望后人跟他一样玩法,这点小道士可以作证。但他是开国皇帝,任何一个不起眼的举措,都有可能成为所谓的“祖宗法度”。于是册立太子仪式隆重盛大,就成了大齐传统之一。
当然,历代皇帝一般不会像孙蒙一样,这么早就册立太子。即使那些遗传了太祖不着调基因的皇帝,也会选择等皇子们长大一点,再确定最合适的人选。虽说大齐也讲究立长立嫡,但并不是特别严格。
我们有理由怀疑,不着调皇帝的目的,是希望老天爷给面子,儿子中间能出个同样不着调的人才。这样才能真正继承自己的衣钵,把闹腾发扬光大。
可惜,不着调这种天赋,也是可遇不可求的。
和当初皇帝大婚差不多,今天紫宸殿外的广场上,聚集了大量大臣、勋贵,还有各国派来的使节。皇帝宝座上,孙蒙和儿子孙思道并排而坐,接受臣子的膜拜。
孙思道年龄太小,说话都只能吐单音节,这关系到他终身幸福的大事,对他来说,还不如父亲手里冒出的小火苗有意思呢。
他好奇的伸出小手去抓火苗。
孙蒙一抖手,火苗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条由水组成、活灵活现的微缩版飞龙。这家伙懒得出类拔萃,但只要是好玩的东西,他从不吝啬下苦功。比如现在的水龙,能塑造得这么逼真,就是他不厌其烦改进的结果。
孙思道小手用力一抓,水龙应声破碎。
“哒哒哒!”孙思道不高兴。
孙蒙摊开手掌,一个泥土做的小人儿缓缓冒出来,然后在他的掌心翩翩起舞。
“哒哒哒!”孙思道兴高采烈。
大臣和使节离得太远,视力有限,看不清皇帝在干什么。可同样站在远处的“道门来宾”却看得清清楚楚,李奉常忍不住看了眼旁边的小道士。
秦行之报以微笑:“陛下百忙中不忘练习法术,果然是个合格的道祖苗裔,值得赞扬,贫道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