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节(2 / 2)

民国之文豪 决绝 2251 字 4天前

她是不能再回去的。

戚秀芬的眼里,满是坚定。

穆琼注意到了她眼里的坚定,还挺欣赏的:“你一个女人要带着孩子过下去并不容易,但只要自己立得住,就不用怕。”

穆琼这边的孤儿院缺人手,穆琼一开始,是想把姚太太留下的,但后来仔细想过之后,还是放弃了这个打算。

这倒不是他怕姚老太太,而是他担心姚太太放不下姚宏。而只要姚太太放不下姚宏,她跟姚家,就有的牵扯。

他虽然不介意行善,但也不想给自己找麻烦。更何况这世上比姚太太可怜的人,多了去了。

就说吴妈,当初在乡下也是差点被饿死的。

穆琼没留姚太太,姚太太很快就离开了。

李珍瑶有些不解:“先生,孤儿院不是缺人手吗?你怎么不把她留下?”

“我不可能见个人可怜,就把人留下。”穆琼笑道:“她并不是没有后路,她有一技之长,能养活自己。”

说起来,这种以给人绣花为生的女子,穆琼见过的并不止姚太太一个,当初他在陈老板的西餐馆干活的时候,曾找陈老板一个已经过世的好友的妻子帮着做窗帘,那人就是跟姚太太一样,在丈夫过世后,凭着自己的手艺养活自己的。

她的日子,过的可比姚太太好多了。

而姚太太真要立得住,其实是能把自己的日子过好的——姚老太太年纪不小了,还是个裹了小脚的,姚太太难道还打不过她?

姚太太走了,穆琼就和金怀来一起,忙活起孤儿院的搬迁来。

他们雇了一辆马车,行李全都搬了上去,几个行动不便的孩子也坐了上去,剩下的人,则全都自己走路。

便是他,也是走路的。

李珍瑶和杨瑜君原本想要叫车,瞧见这一幕,就跟着一起走了,走在穆琼身边。

她们很穆琼已经见过几次了,但之前多半是在聊孤儿院的孩子,并没有好好说过话,这会儿一起走,倒是跟穆琼聊了起来。

“先生,你年纪轻轻,怎么能写出这样好的书来?”李珍瑶道。

“我看书看得多。”穆琼道:“你们想要投资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看书,读书。”

换做现代,想要投资自己的方法多了去了,报班学外语,去考证,或者学点技术,学点特长,都是在投资自己,但在这个时代,想要让自己得到提升,最好还是看书。

只可惜这时候能看的书不多。

但就算不多,也有很多能看的。

不说别的,就说《资治通鉴》之类的书,去看看肯定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更棒的是,对现代的孩子来说,非常难以理解的文言文,这时候的人,完全是可以流畅阅读的。

“先生你觉得我们看点什么书比较好?”李珍瑶又问。

“能被带到我们的国家的外文书都是不错的,都可以看,而我们国家,也有很多书能看……”穆琼推荐了几部。

李珍瑶一一记下,又问穆琼:“先生,你接下来打算写什么书?”

穆琼笑笑:“我暂时就写《流浪记》了,不过我打算翻译一些书。”

写书很赚钱,但穆琼的时间实在不多,暂时就不写新书了。

但他决定在空闲的时候,做一些翻译。

“先生打算翻译什么书?”李珍瑶好奇地问道。

穆琼道:“我想翻译一部《百科全书》,至于别的,还没想好。”

近几个世纪,西方国家先后出版了《百科全书》,比如在英国,就有《大英百科全书》、《大英少儿百科全书》等,但这些在国内是没有的。

穆琼打算在自己有空的时候,翻译一些这样的书出来,初期可以刊登在教育月刊上,翻译的多了,则可以印刷成书。

这些都是可以开拓民众的眼界的,而他已经开始着手做这件事了。

而这,还跟傅怀安有关——傅怀安从家里拿了些英文书到学校里放着,其中就有一套《百科全书》。

这样的书里有很多少见的单词,那些学生看不太懂,但他是能看懂的,他甚至还能从中找出一些错误的知识来。

穆琼琢磨着,自己翻译的时候,可以专门翻译其中那些正确的知识。

一行人走了快一个小时,才来到位于平安中学附近的孤儿院。

这个孤儿院只建了一个月,雕梁画栋之类,是一概没有的,就是再普通不过的砖瓦楼,白墙黑瓦。

这样的建筑,在穆琼看来普通的很,但对这些孩子来说,却再新潮不过。

他们的卧室都在房子的二楼,里面已经放上了很多不到一米宽,不到两米长的床,一张挨着一张并排放着,每张床的床下,还都放了一个箱子。

“这个孤儿院是霍二少建的,也是他供你们吃穿,这个你们都是要还的。等你们长大了,在这里住了几年,就要帮霍二少干几年活。”穆琼道:“此外,你们在这里干活,能换取工分,而工分你们可以拿来换肉换鸡蛋,还能用来换其他的生活用品。”

这个将来帮霍英打工的规定和工分制度,是穆琼这几天想出来的。

孤儿院的孩子的生活,跟现代那些孤儿院里的孩子过得要差很多,但跟这时候的人比,却已经过得跟普通百姓家的孩子差不多了。

兴许还更好。

这样的差别并不是好事。

他倒是可以不给他们吃穿,但这样一来,孩子们的营养跟不上,也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