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节(2 / 2)

民国之文豪 决绝 2307 字 4天前

当然了,以上这些都是背景,故事其实是从他不顾别人的反对进行改革一年后开始写的。

又到了一年一度收蚕茧的日子,朱绸穿着方便干活的棉布短打站在码头上,检查送来的蚕茧。

本地的土茧用他从日本买来的手拉提花织机来织绸缎容易断,因此他之前特地买了好的蚕种,免费分给附近的蚕农,结果那些蚕农怕养了他的蚕血本无归,怕自己不会养,竟是扔了他给的蚕种,照旧养他们以前养的蚕。

朱绸被这情况气到了,他觉得这些蚕农不可理喻,决定不收这些蚕农送来的蚕茧,与此同时,他的家中,因为他坚持要开工厂的缘故,反对声也此起彼伏。他的亲人,觉得他是在胡乱折腾,认为他这样折腾下去,会把朱家的百年基业毁了。

卖不掉茧子的愤怒的蚕农、朱家反对朱绸的人,还有朱绸这边的人,三方人马在码头上争斗起来,最后也不知道从哪里来了一扁担,竟然正好打在朱绸的头上,把朱绸打下了水……

场面非常混乱,等众人回过神来下水去找,竟然找不到朱绸了。

大众报上第一次刊登的三千字,到这里戛然而止。

但就是这么一个开头,却已经让众人好奇起后来的情节来了。

后面的情节,现在就只有穆琼知道。

接下来,朱绸会被一个养蚕为生的少女从水里救起,然后……他失忆了。

失忆梗在现代都被写烂了,但在这个时候,着实新鲜的很,尤其是……这个救了朱绸的少女,最讨厌的人就是朱家的大少爷朱绸。

不过她并不认识朱绸,失忆的朱绸也不知道自己就是朱绸。

朱绸在少女的照顾下养好伤,知道了很多朱家大少爷做过的恶事,比如强抢民女,逼着别人低价卖茧子之类。

他跟这个女孩子同仇敌忾,天天骂朱绸,同时开始了自己在底层的生活。

他以前专门在日本跟日本的蚕农学过养蚕,虽然失忆了,但依旧知道不少关于养蚕的知识。他落水之时正在收蚕茧,穿的又不好,因而将他救起的少女小桑觉得,他应该是一个专门帮人养蚕的人。

当然了,小桑会这么觉得,主要也是因为,朱家并没有大张旗鼓地找朱绸,甚至都没往外说朱绸失踪的事情。

小桑见他可怜,就收他做了家里的长工。

此时春蚕已经结茧,但紧跟着就是夏秋蚕,朱绸跟着小桑开始养蚕,在夏秋蚕开始生病的时候,帮着小桑避免了他们家的蚕生病,慢慢的,还跟小桑发展出感情来。

同时,他也一直讨厌着那个不收他们的茧子的朱家大少爷。

小桑的父亲已经去世,家里全靠她操持,她为人很是泼辣,带着自己的母亲,死死守着父亲留下的家业,不许自己的叔伯染指。

她也喜欢上了朱绸,就想招赘了朱绸,生个孩子。这样她家以后,也就后继有人了。

然而,小桑的叔叔早就视小桑父亲留下的田地为囊中之物,只等着小桑嫁出去,就要来抢夺,要是小桑不出嫁,则打算把孙子过继一个给小桑……现在小桑要招赘,这一切弄乱了他的计划,他气愤之下,跟小桑针锋相对起来,大闹了小桑的婚宴。

双方推搡起来,然后朱绸为了保护小桑,又撞了脑袋……

朱绸想起了曾经的事情。

他也意识到,他当初做的改革措施,在实施过程中被人曲解了,或者干脆被人破坏了。

比如他让人分给蚕农们的蚕种,其实很多蚕农根本就没有收到。

不仅如此,还有人在四处散播跟他有关的谣言,将他说成了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

朱家有人在针对他,想要从他手上谋夺朱家家产。

朱绸带着小桑回到朱家。

之后,朱家众人为了利益相互争斗,小桑和朱家众人的格格不入,丝绸生意遇到的种种麻烦,国内工业的落后,人们对新事物的排斥……所有的一切组成了这本书。

故事里的主角是一个一心改革的人。他遇到了很多问题,但他一直不曾放弃,他爱自己的国家,也爱丝绸。

故事的脉络,大致就是这样的。

当然了,现在还只写了一个开头而已,很多东西都没有展开。

穆琼觉得,几十年一百年后,他这书兴许会被拍成很长的电视剧,引来无数观众。

毕竟狗血有之,事业有之,爱国有之,还有豪门、失忆、麻雀变凤凰等一系列热门元素,肯定很受观众喜爱。

穆琼这么想着,又写起来。

相比于议论文杂文散文之类,他还是更喜欢写这种……

穆琼正在努力写新书,《丝乡》在大众报上连载了一万多字的时候,一心想来上海的穆永学,终于上了南下的火车,而他上火车的时候,还带着他的妻子吕绮彤,和一双小儿女。

第159章 穆永学到来

穆永学南下, 并不想带着孩子,但北京天冷, 他的小儿子又体弱, 被冻得受不住,医生说最好去暖和点的地方待着。

他虽然觉得带着孩子麻烦,但还是疼孩子的, 就把小儿子穆昌才带上了,女儿穆昌月想去,也同样带上了。

左右这两个孩子还小,就算少上几天学,也是可以的。

当然了, 次子穆昌明是不带的,让他留在北京读书, 由舅舅照管。

穆永学一家从北京坐火车, 先到了天津。

这一路,就花了六个小时,一开始还对远行充满兴趣的穆昌月和穆昌才,这个时候已经没精打采的了。

偏偏, 刚到天津,他们下火车吃点东西稍作休息之后,就又要上火车了,这次还要一直坐两天两夜。

两个孩子上了火车之后就怏怏的, 闹起情绪来。

他们家在北京,是雇了好几个佣人的, 平常两个孩子的生活起居,都是佣人在照顾,吕绮彤只负责吩咐佣人让他们做这个做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