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节(1 / 2)

民国之文豪 决绝 2099 字 4天前

要买书为什么不去旁边拿?拿着书看的人不满,然后就发现……旁边竟然已经没有书了!

他连忙收起自己手上的书:“这书我自己要买!”

原本拿着书看的人,毫不犹豫地掏钱付款,然后飞快地离开,就怕有人盯上他们手上的书,要跟他们抢。

没买到书的人郁闷极了,结果这时候,书店老板又拿出许多来……

没想到你竟然是这样的书店老板!

众人纷纷掏钱买书,然后就急匆匆地回家看去了。

而看完之后……所有人都抓心挠肺地想看下面的内容。

“哈哈哈哈哈!这个故事太好笑了!”

“天幸的想法真多!”

“李学业真的太倒霉了!他不停地嚷嚷,结果被人当成了疯子!”

……

纯粹看故事的人,都看得特别欢乐。

至于喜欢从文章里解读出深刻意义的人……这会儿却忍不住摇头叹息。

这文章,其实挺有讽刺意义的。

别的不说,赵翠可以完美扮演李学业这一点,就够让人唏嘘的了。

当然了,有些人看出这些之后,暗自叹气,并从中吸取教训,却也有人在看出来之后……恼羞成怒。

宋明理虽然最近总在报纸上讨伐穆琼,但却不曾说过天幸的坏话。

当初天幸在《传染》里“抹黑”日本人,惹来日本人发怒,又得到霍二少力挺的事情发生之后,就没什么人敢去说天幸的坏话了。

如今日本的名声在国内挺不好的,说天幸的坏话,稍有不慎就会被当成日本人的走狗,宋明理是不愿意这样的。

他在言语间,一直都对天幸很推崇。

既如此,天幸的新小说上市,他自然是要去买来看看的。

结果……天幸这写的,都是什么东西!

宋明理看这《换身记》,莫名地有种熟悉的感觉。

他自己的所作所为,跟这《换身记》里的李学业,着实有些相像……

宋明理看得怒火中烧,恨不得撕了这书才好。

偏偏都这样了,他的一个好友,竟然还夸奖天幸:“天幸先生的小说,实在新颖!这里面的李学业,当真是自作自受……”

宋明理:“……”

宋明理他不好反驳。

他要是反驳说太多……被人发现他的所作所为跟李学业一模一样,那可如何是好?

宋明理最终默默地,把所有的话咽回了自己肚子里。

甚至不得不违心夸了几句。

傅蕴安以前就对天幸很重视,天幸的文章在希望月报上进行刊登的时候,他总会让希望月报那边多印一些。

现在知道天幸就是穆琼之后,他就更重视了,甚至直接下令,让希望月报将这一期印出十万份来。

现代的杂志,卖个十万份不算什么,但在这个时期,一个杂志要是能卖出十万份,那估计就是当之无愧的全国销量第一了。

在民国时期,是有杂志一个月卖出十几万份的,但那是在民国中期,这会儿……销量达到一万,就能成为上海销量前十的杂志了!

管着希望月报的周念乡一开始听到傅蕴安这么要求的时候,甚至怀疑自己听错了,然而……傅蕴安紧跟着,就强调了一遍,不仅如此,傅蕴安还让他将《我在百年后》印刷成书,《传染》也多印一些。

周念乡闻言,纳闷极了。

傅蕴安就道:“你放心,不会卖不出去,我会让人将这些书运到别处去卖。”

这时候的杂志什么的,为什么销量不高?还不是因为交通不便?

希望月报和教育月刊这两份杂志,因为有利可图的缘故,被报贩卖到了杭州苏州南京北京等地,但也就这样了,在很多城市,其实是买不到这两份杂志的。

既然买不到,自然也就没有销量。

不管是书还是杂志,要是能多运去一些地方,肯定能多卖掉很多,至于为什么没人这么干……无他,就是因为运费太贵了。

千里迢迢运一些杂志去卖,可能还卖不上价钱……有这功夫,还不如把上海那些新奇玩意儿运去卖。

别的不说,霍英的工厂里生产的纽扣鞋子什么的,运去别处卖就比卖书赚得多多了。

把报刊杂志弄去很远的地方卖,不赚钱就不说了,兴许还会亏钱,但现在……傅蕴安打算砸钱,把天幸的书和穆琼的书运到全国各地各个城市去。

这么做,能让更多的人知道楼玉宇和天幸,而这对穆琼,是有好处的。

只要穆琼的名气够大,将来别人想要找他的麻烦,就要先掂量一下自己了!

惹众怒的事情,就算是他的父亲,也不敢随意去做。

于是,这天一大早,上海的文人争相购买希望月报的时候,霍英手底下的一些人,带着一箱箱的书,离开了上海。

这些人里,就包括宋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