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节(1 / 2)

女王的恩典 魇客 2122 字 2天前

她想起了自己曾经为着一堆蜥蜴尾巴都要冲上去拼命的日子——好不容易有了一片林子一方水塘,种点树养点鱼,结果不是树被烧就是鱼被炸没了。

虽然说家里有矿,但其他材料也不是这么糟蹋的不是?

她还记得当时那个女法师连老鼠都要——可见这些低级物资在特定的人群里也有一定的市场。不,哪怕卖不出去,她也能吃啊。

可已经被炸死炸熟的水产让人怎么吃?

她需要的是灵魂的香气,生命的味道——喷香的、新鲜的那种!

越想越是糟心,林索性不再去想。

“走了走了,我们去看看哈尔那边怎么样了。”

于是在第二骑士的带领下,大领主来到了真正的刑讯室。

昏暗、油腻、飘散着不知名的味道——有些腐臭味还挺新鲜。看来厄运之母虽然不关心政务,但并没有忘记用恐惧和刑罚统御下属,从角落里数量可观的残骸就能看出来。

林探头看了一眼,非常满意地看到,在她的影响下,领主之手已经养成了爱干净的好习惯。

三个新送来的人类在抹干净了装备以后,只穿一件单衣,挂在巫妖准备好的架子上,手脚仔细地绑好,嘴巴也堵上了,防止因意外产生的过度噪音污染。

“怎么样了?哦……我这里说没事吧?”

“没事,”领主之手哈尔似乎得意非常,“刚刚做完灵魂拷问——非常完美,啊,如果你现在用那个巫妖形态看一眼,就会发现他们的灵魂依然完美无缺。一会儿还有点东西要问,我先让他们休息一下。”

林在安叙尔巫妖学院待过,自然知道灵魂拷问这种东西。

在拷问师第拉法的课上,他提到过灵魂就像是一团绵软的果冻,由无数纤细的脉络构成,承载着无数的记忆与想法,就如同果粒一般。而所谓灵魂拷问,就像是强行用一根发丝一样纤细、钢针一样锋锐的魔力搅入这团果冻之中,寻找自己要的果粒。承受者自然十分痛苦,可如果做得好的话,灵魂的状态依然可以保持原状,可能会有部分记忆丢失或者扭曲,但总归是能活;可若是如果手法过于粗暴的话,那刺入的魔力就不是钢针而是勺子了——甚至可能是铁锤,一下子就能将灵魂拍得粉碎——这种时候死亡反而是最好的结局,灵魂坍塌带来的噩梦与疯狂才是最可怕的。

拷问手法因人而异,结果差别极大。难度也因实验体不同而有所区别——比如法师这样精神世界格外严谨、纤细的职业,对拷问会更加敏感。

无外乎第拉法说拷问是一门艺术。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哈尔确实做得十分漂亮。

林仔细打量了下拷问结束后的几人,发现他们的眼珠都十分空茫,看着就像是玻璃珠子一样,不过神情平静,并没有什么发疯的迹象。

“怎么了?不忍心?”注意到林没有说话,领主之手毫不犹豫地讽刺,“赶紧收收你那多余的同情心。”

“不,怎么可能,”林摇头,“我可没那么蠢。问出什么了?”

“你自己看吧。”哈尔从灰雾中抽出一沓卷轴,抽出其中一个,塞到了林的怀里。

林用触须卷过,随意抖开一看:

只见卷轴正中画着一团躁狂症患者一样的线条,糊成了一团,仿佛需要阅读者透过这天马行空的笔迹来理解绘画者的深邃思想。边上还打了个差不多大小的“8”的符号,带几个小竖线,看起来十分像某种儿童时期才会画的球棍小人,总而言之就是十分的抽象。

“这是什么?”

“画。”

“……”

“你看上面的字啊。”

林把卷轴上面那卷一点抹平,露出两行狗爬一样的字:【搜集】:

现需要寻找一种出没于灰血森林的泥巴型史莱姆,通常和本地的蓝鳞鱼人相伴而生。

注:每收集十盎司,则额外支付一枚黑晶。如能带回完整的一团,除约定劳酬外另有报酬。

林:“……”

第82章 姿势

“怎么了?”注意到突如其来的低气压, 领主之手开口问道。

“这个画……”

“有什么问题吗?”

“什么问题?问题大了好吗?!”大领主突然被点亮了, 浑身上下的骨骼变得炽白, 就像是突然充电的灯泡,“照着这玩意儿能找到个啥?不对,我要把把画这玩意儿的家伙绑起来,罚他给我画像一直画到吐为止,就和隔壁一样——哦不行, 老看这种画估计我会先吐的。”

领主之手不吭声了。

“咦, 有这么糟糕吗?”一旁的第二骑士非常好奇地凑了过来,看了一眼之后,也不吭声了。

“其实……落笔还是挺准确的。”品味优雅的前·哀叹之主看了眼状态有些飘忽的领主之手, 还是补上了一句。

“这画的就是团狗屎。”

大领主无情地给出了结论。

“泥巴不就和狗屎差不多么?”领主之手恼羞成怒,凉凉地回应。

“你见过能像我一样变形的恐怖狗屎吗?不对, 呸呸……”

“总之画这玩意的一定是个手残。”

大领主不惮以最大恶意揣测做出这幅通缉卷轴的家伙。

“这是你需要关心的重点吗?”领主之手哈尔非常不耐烦地指出大领主关注点的错误, “你已经被人盯上了,知道吗?”

“谁知道他们拿着这团一样的玩意儿能不能找到我,”虽然继续恶意攻击, 但大领主身上的光辉已经回归正常亮度,伸出触须挠了挠身上, “不过我有个问题,这黑晶是什么?”

“一种异界种使用的货币——应该是价值最高的那种。”利维坦补充,“我曾经在欢愉之城听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