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靠的是战阵配合,没有系统经过军阵旗号的训练的军队是不堪一用的。
郭鹏算了算,此战要打起来,估计只有鲍信会配合他。
鲍信手下有两万步军和七千骑兵,算上郭鹏与公孙瓒的八千精锐,人数在三万五千人左右。
不过鲍信麾下的军队看起来很多,但是水分也很大,多数都是不习战的新兵,马都骑不稳,长矛都端不住,还怎么打仗?
真要算起来,从鲍信的军队里能挑选出五六千能战之兵就不错了。
从能战之兵的数量上来说,对上徐荣的军队,郭鹏其实算不上多么占据优势。
不过,真要对上了,郭鹏丝毫不畏惧,必然会和徐荣血战一场。
第一支打败董卓的军队,对于郭鹏而言,这个荣耀,他必须要获得。
关东诸侯们无论如何嫉恨自己,无论如何嫉妒自己的功业,这份功业必将在天下广为流传,为自己打下坚实的人望基础。
看到这些诸侯们如此的无能,而自己如此勇武忠诚……
大家不傻,嘴上不说,心里有杆秤,该相信谁,该依附谁,大家的心里一清二楚。
无关自身利益的时候商业互吹,关乎利益的时候,被吹出来的人谁会相信?
讨伐天下贼,为天下敌,这种事情,郭鹏是不会害怕去做的。
于是,在八月中旬,郭鹏整顿军队,宣布进兵,并且邀请酸枣诸侯与自己一同进兵讨伐董卓。
酸枣诸侯基本上被徐荣全灭孔伷和王匡的战绩吓到了,纷纷用各种理由推辞不出战,郭鹏心中鄙视,表面只是略显遗憾。
当其时,只有济北相鲍信和陈留太守张邈麾下卫兹响应了郭鹏,各自带领各自的军队和物资追随郭鹏,与他一同进兵。
郭鹏遂率领三万多人的军队向雒阳进军。
关东联军接连失败的档口,郭鹏率军出征,顿时吸引了无数眼球。
谁都想知道拥有偌大名声战绩无数的郭鹏到底能不能获得一场胜利,一场至关重要的胜利。
这场胜利关乎着讨董联军的未来走向,如果连义军之中战绩最为卓著的郭鹏都无法战胜董卓,那么,这场战争要怎么打,还就真的成了问题。
有些人觉得郭鹏可以获胜,有些人则觉得不能,并且悄悄的开始为自己谋划未来。
当然,他们的主要注意力都放在了这场战争本身上,这场战争的结果才能决定他们的未来走向。
董卓方面很快探知了郭鹏率军来征讨他们的消息,董卓十分恼火,觉得郭鹏是忘恩负义,曾经友好的关系不复存在。
董卓下令徐荣生擒郭鹏,把他带到雒阳来,让董卓亲自审问他。
徐荣接下命令,并不敢小瞧郭鹏。
郭鹏虽然比那些关东诸侯们年轻许多,但是战绩上十个诸侯绑一起都不是郭鹏的对手,和乌丸人鲜卑人战斗过,和叛军战斗过,和黄巾军战斗过,全部取胜,没有失败过。
这对于徐荣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徐荣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小心翼翼地审视着郭鹏的进军动向。
郭鹏顺着河道往雒阳进军,一步一步接近雒阳,一派以正御兵的态度,徐荣便也率军正面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