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5节(2 / 2)

韩杨打个手势,沈临仙过来:“有收获?”

韩杨一笑:“嗯,得了颗人参。”

沈临仙抿嘴轻笑:“那你赶紧回吧,我采些蘑菇,一会儿抓只野鸡也就回了,对了,晚上来不来吃饭?”

韩杨一听立刻点头:“晚上帮我做饭啊。”

沈临仙点头答应了一声,回身又去弄蘑菇。

等采够了蘑菇,沈临仙顺手打了只野鸡提着回家。

韩杨回家之后先找了柳氏,把采的草药拿出来,将那颗人参从背篓里掏出来:“奶,你小点声啊,这是我上山采的人参,我看着怎么也得有百年了。”

“啥?”柳氏吓了一大跳,看着已经长出人形的人参来,手脚都不知道往哪放:“咋就碰着人参了呢,我孙子真是福大命大啊,别人上山最多搂几把草,你上山一遭,咋就弄到这么个宝呢?”

韩杨轻笑:“您轻点声,这人参您先帮我放好,明儿我去县里找个药铺给卖了,换了钱,给您扯布做新衣裳。”

柳氏赶紧把人参收好:“你放心,有奶在,一定给你看守好。”

韩杨哪有不放心的,他和柳氏又说几句话,回身进书房拿了书,就说要去沈家。

柳氏让他赶紧去。

韩杨过去的时候,沈临仙刚好在做晚饭了,韩杨闻到肉味,就知道沈临仙一定在炖鸡。

他对沈临仙笑了笑,进屋找沈夫子说话。

第355章 状元和乞丐

知道第二天韩杨要去县城,沈临仙也想去县城看看。

她想多了解一下这个世界。

吃过饭,沈临仙就磨着苏氏去县城逛街,还说要买些布做衣服,县城漂亮的布要比镇上多许多。

女孩子嘛,都是爱美的,这一点苏氏很理解。

再者,沈家的家境还算是挺不错的,几件衣服是能给孩子买得起的,苏氏和沈夫子商量了一程,就答应了。

临河村有去县城的牛车。

第二天一大早,沈临仙起来做好早做,就和苏氏准备了一些干粮又带了钱。

光是钱串子,沈临仙就背了半篓子。

古代的时候买卖用的多数都是铜钱,大宗的买卖需要铜钱的数量十分的庞大,背着一布袋钱去赶集,背着整筐钱去买东西的情况多的是。

甚至于有些人家买的东西多了,都要赶着牛车,拉着半车钱去买的。

沈临仙和苏氏在村头等了片刻,牛车就来了。

母女俩付过车钱坐到车上,一会儿的功夫,又来了几个村子里的妇人,这些人和苏氏都很熟悉,上了车就和苏氏打招呼。

沈临仙也以婶子大娘呼之。

再等一会儿,车上坐满了人,赶车的便赶着车离开村子。

才走了一小段路,就见后头又有一辆牛车追了上来。

沈临仙朝后看了一眼,这辆牛车是韩杨家的。

韩杨赶着牛车,车上坐着韩大柱和柳氏。

“哎呀,这不是大柱叔和婶子么,你俩也赶集啊。”车上的人七嘴八舌的询问。

柳氏笑呵呵的应着:“是啊,赶集呢,我们家杨哥儿孝顺,非得带我和他爷爷去县城走走,还说要给我们买衣服,带我们吃好吃的,我这辈子啊,都没怎么去过县城,就想趁着能走得动的时候去逛逛。”

“是啊,杨哥儿孝顺着呢。”几个人打着哈哈。

沈临仙耳听一个年轻些的婶子撇嘴道:“呸,什么孝顺,韩大柱两口子这是心都偏到咯吱窝了,把个二油子捧的高高的,把真正孝顺的撵出门去,以后有他们后悔的。”

又有一个妇人道:“是啊,长江两口子又老实又孝顺,不像长河两口子处处要强拔尖,还有松哥儿,那可是个读书的好苗子,以后说不得考个秀才啥的改换门庭呢,真要是松哥儿考中了秀才,韩大柱两口子得把肠子都悔青了。”

沈临仙听到这样的话低头轻笑,看起来,韩杨在村子里的名声可不怎么好呢。

也是,韩杨打才会走路的时候开始,就被韩杏有意引导着学坏,就是再好的底子,那也得学的坏到流油了。

说起来,这个韩杏是真狠啊,她是打算不毁了韩杨誓不罢休呢。

“可别这么说。”苏氏有些听不下去了,这两天韩杨每天都去找沈夫子说话,沈夫子晚上和苏氏也说了韩杨的事情,只说这孩子是真好,心地好不说,也聪明的很,于诗书一道十分在行,比他的学问也只高不低,还说这孩子低调不张扬,不像那个韩松,还没怎么着呢先就嚷嚷的满世界都知道他会读书,其实真要比起来,韩松的资质并不算顶好的,只是胜在一个用功,而韩杨的资质比他好多了。

苏氏听多了这样的话,私心底下,对韩杨还是很有好感的。

现如今听别人编排他,就有点不乐意了:“杨哥儿也还不错,心地挺好的,对韩大叔两口子也孝顺的很。”

“什么孝顺啊……”

别人还没说完呢,苏氏就急道:“韩大叔两口子眼不瞎心也不糊涂,哪个儿孙孝顺,哪个儿孙是面子情,难道他们分不出来?再说了,你们都说杨哥儿这不好那不好的,我问问你们,人家偷你家的东西了?还是打你家的人了?”

这……

别人还真说不出什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