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节(1 / 2)

一但炸开,就连影子都不剩。

没来由地,她心慌了起来。

不知道轩辕玦现在,到了何处了?

春风南度,南北向运河的河面上,一队声势浩大的官船一路南下。

整只船队共有大大小小十余艘船,被拱卫在当中的大船,船楼高达三层。

那大船的船首,巨大的龙头浮雕栩栩如生,明黄色的鳞片熠熠生辉。

人从远处看过去,若是一不注意,当真以为是河底翻腾出的一条金龙。

船队每到一处,下一处经过的州府,就已经得到了通知。

河中所有的闲杂船只都要避让,不论是经商的,还是打渔的,就连摆渡的都不能留下。

只有当地的官员才被允许,坐着小船上去求见请安。

那些不能下河的商贩,乐得休息一天,在河边看看官船的热闹。

不少人是头一次见到,这样富丽堂皇的大船,还是带着明黄的。

有年老经事的老者,一眼便看了出来。

“这是圣上当年,出巡南方的龙船啊!难道,圣上又再度南巡了吗?”

当年老者还是壮年的时候,便有幸在河边见过这龙船,听闻圣上就在船上要往南去。

没想到有生之年,他还能见到一次。

有跟着地方大员前来迎接的小吏,好心提醒了一句。

“不是圣上,那大船里是当今四皇子,晋王殿下。”

众人这才明白。

原来是朝中最得圣宠的晋王殿下,怪不得能搭乘明黄龙船。

这副阵仗,和圣上亲自出巡的仪杖,都没什么两样了。

大船中房间层层叠叠,走道七拐八弯。

上船请安的地方官员,跟在侍从身后,走了老半天才到晋王的屋外。

果然是圣上当年用过的船,这样七拐八弯的,就算有刺客混到船上,轻易也找不到人在哪。

轩辕玦正在房中,看着从岭南快马加鞭送来的,关于山匪的所有文书。

定国公听说他此番剿匪之行,也将他的心得体会,还有一些别的材料,写成了文书给他。

他没有亲自去过岭南,所以对于这些文书,丝毫不敢马虎。

为了剿匪的任务顺利完成,早日回京见到沈风斓,他准备得格外用心。

那几个地方大员走进屋子,便看到他在案前详读文书的模样。

他穿着家常衣裳,甚至连领口都没有整理好,微微地敞在那里。

露出凌厉的锁骨和胸口的肌肤,显得随意又自在。

一头青丝松松地束在头顶,只用一根半旧的发带系着,朴素无华。

若不是那张脸,俊美得像是会发光,任谁也想不到——

他就是晋王。

众人纷纷上前见礼。

“下官扬州府刺史杨林,见过晋王殿下。”

轩辕玦放下了文书,款款从书案后头站起,略微颔首。

“诸位大人请坐。”

每到一地便有地方官员来请安,也有奉承拍马的,也有敬献金银财帛的,更有夸耀自己求提拔的。

种种劣迹,他此番一路南行,算是看全了。

侍从端上茶来,众大臣谦让地端起茶来,还没碰到嘴边,轩辕玦便开了口。

“本王此番路过扬州府,两岸房舍俨然,农田兴盛,于心甚慰。足见诸位大人,治理本地的功劳。”

杨林正要开口反夸他,又被轩辕玦抢了话。

“有功必赏,有过必罚。父皇心中有数,本王也会如实把一路见闻回禀父皇。但是本王最讨厌溜须拍马和行贿腐败之事,如果有人胆敢向本王奉承,请诸位大人互相监督,举报有奖。”

他这番话一说,让杨林等人的奉承之语,全都咽回了肚子里。

扬州府是鱼米之乡,在本地任职,是个极大的肥差。

只要安安稳稳地待三年,不出什么大的过错,保准升迁。

因为扬州府这块地方,你想让他少收成些,少缴一些税银都没有办法。

轩辕玦把话撂这了,若是他们胆敢溜须拍马,岂不是自毁前程?

故而一个个闭口不言,连该说什么都忘了。